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體驗「怡然 ▪宜蘭」生活 在地文創品說故事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 「讓文創產品說故事!」宜蘭文化局今年首度推出「從地方特色出發▪徵選宜蘭文化創意 」計畫,以「怡然 ▪宜蘭 」在地生活文創展為主題,展期自12月13日起至105年2月28日,歡迎大家至羅東文化工場一樓文創天地觀賞深具宜蘭故事的文創品。

文化局黃銘篆科長表示,很開心看到宜蘭小型文創能開花結果。此文創計畫有21個團隊參選,8件入選,包含了個人創作者、地方文化館與微型文創業者等,這些文創品大多可量產了。

策展人李哲榮指出,是甚麼原因讓這些文創者人能兜在一起?因為大家都在宜蘭生活。他覺得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跟宜蘭很像,出了雪隧便就開闊了,「忽逢桃花林…怡然自樂。」因此將主題定為「怡然 ▪宜蘭 」。

策展人將展館營造出宜蘭的生態景緻,進入展場中即可見到一座座屋型展架錯落在展場空間中,就像錯落在蘭陽平原的人家。而屋型展架也象徵每個參展文創工作者在宜蘭生活的家,內容與在地特色元素結合文創成果,都是創作者在宜蘭所感受到的生活美學的具體呈現。

展出內容包括台灣碗盤博物館的葛瑪蘭文化小碟。雄藝公司的東方纏花技藝,纏出白鷺鷥胸花、項鍊、髮飾,鴨蹼書籤等。哈特木文創的木作手足球及彈珠台。

吳小枚的大漁展旗,用糯米糊做大漁旗,多樣化的討海人手提袋、T恤、馬克杯等。李哲榮的三星四季青花瓷,現場還有十個家庭前來體驗手作瓷品。取名「自做自售」,王欣雅深感帶孩子時少了一雙手,因此手做「守護孩子的葛瑪蘭背巾」。

王欣雅深感帶孩子時少了一雙手,因此手做「守護孩子的葛瑪蘭背巾」。(謝月琴/大紀元)

柯雅薇的「古意生活藝術館」,則利用宜蘭土角厝,以古董、書齋、文創再活絡老厝生命力。柯雅薇一家人原在中國上海工作,因想讓孩子能在宜蘭囝仔的生活空間土角厝、亭仔腳下生活,而舉家搬回宜蘭。創個圈圈工作室則是台灣第一個以植物為主體的創客空間,有植栽、3D列印、仿宜蘭水生植物風箱樹的花所做的項鍊、皮雕等。

柯雅薇的「古意生活藝術館」。(謝月琴/大紀元)

展覽相關資訊可上宜蘭文化局官方網站及羅東文化工場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或電洽(03)9322-440轉304詹小姐。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