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英國法官為何與香港法院切割 一文看懂

人氣 2754

【大紀元2024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徐簡綜合報導)週四(6月7日),兩名英國資深法官宣布從香港終審法院(最高法院)辭任,其中一名法官表示,香港「政治局勢」不容樂觀。人權活動家呼籲其他海外法官儘快辭職。

在一名香港法官判決14名民主活動人士顛覆罪成之後,週四,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郝廉思(Lawrence Collins)勛爵及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勛爵辭任,引發國際關注。

這兩位前英國最高法院法官是香港終審法院十名海外法官中的兩位,香港終審法院是英國殖民地的遺產。自2012年以來一直擔任終審法院法官的郝廉思表示,他辭職是「因為香港的政治局勢」。

「但我對法院及其成員的完全獨立性仍然充滿信心。」他在一份給媒體的聲明中說。

香港特首李家超對法官辭職表示遺憾,僅強調了岑耀信對剩下法官獨立性的評論,未提他辭職是因為政治局勢。

呼籲終審法院其他海外法官辭職

在他們離職前,已經有三位備受矚目的西方法官離職。法律專家和西方政府警告稱,中共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之後,香港法治面臨風險;批評人士稱,國安法被用來壓制異議人士。香港政府對此予以否認。

香港監察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監羅哲思(Benedict Rogers)對大紀元表示,「我歡迎兩位英國法官——岑耀信勛爵及郝廉思勛爵退出香港法庭的決定。他們早該這樣做了,但遲做總比不做好。」

他表示,在過去四年中,香港法治和司法獨立性在實施嚴厲而壓制性的《港區國安法》後日益受到損害,現在又出台了新的國內《維護國家安全法》(23條),情況更糟。

「外國法官的存在——以前旨在提供一些(司法獨立)保證——現在除了給一個正在迅速失去所有信譽的制度帶來『信譽』,給一個已經失去合法性的制度帶來『合法性』之外,沒有任何用處。」他說。

羅哲思最後說,「我希望餘下的外國法官能效仿岑耀信勛爵及郝廉思勛爵,毫不拖延地這樣做。」

香港知名評論員潘東凱對大紀元表示,在香港最高法院(終審法院)審理了一起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案件,14名民主活動人士被判顛覆罪之後,兩名英國資深法官從香港最高法院辭職,這一事實並不令人意外。

他說,法律專家和西方政府早就警告說,在中共實施壓制異議的國安法之後,香港法治面臨風險。「可以說,早就該辭職了。」潘東凱說。

香港終審法院如何運作?

目前香港終審法院還有八名海外法官,其中3人來自英國,5人來自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通常,上訴案件的法官席位​​由首席法官、三名香港法官和一名外國法官組成。

作為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海外法官的薪酬高達4萬英鎊。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終審法院一直以這種方式運作,它的存在有助於維護英式普通法法律體系,香港繼續實行這一制度可提升其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此前,國際社會對香港法律體系比對中國大陸的法律體系更有信心。

香港法律體系被破壞 國安法凌駕於《基本法》

在2019年,中共對香港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進行鎮壓,以及實施《港區國安法》以來,香港法律體系已經受到破壞。

自2019年和2020年震撼香港的民主抗議活動以來,中共和港府已在香港實施兩項國家安全法。第一部是北京於2020年實施的,第二部被稱為第23條,於今年3月在香港無反對派的議會上通過。

法律專家、西方政府和活動人士表示,這些法律對香港的法治和自由造成打擊。且上述兩項法律均凌駕於香港憲法《基本法》所保護的權利和自由之上。

數百人因2020年《港區國安法》被捕,其中包括英國公民、媒體大亨黎智英。本月,在規模最大的針對民主活動人士的國安審判中,14人被判犯有陰謀顛覆罪,此案被稱為「香港47人案件」。

「香港47人案件」的法官由親共特首親自挑選,且可以在沒有陪審團的情況下審理,引發人們質疑香港政府不再遵循英國普通法體系,後者規定司法機構應該獨立於政府。

在過去幾年中,因國安法被捕的數百人被剝奪合法權利。例如,香港大多數因《港區國安法》而成為被告的人均被拒絕保釋,許多人被長期拘留。香港47名民主人士案件判決中,一些被告在審判開始前已經被關押了兩年多。

還有哪些海外法官辭職?

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澳洲籍的資深法官施覺民(James Spigelman)辭去終審法院法官職務;他當時表示,辭職理由「與國安法的內容有關」。

2022年,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勛爵(Lord Robert Reed)與副院長賀知義勛爵(Lord Patrick Hodge)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他們認為,《港區國安法》對公民自由的威脅令他們難以繼續擔任這份工作。

韋彥德當時表示,香港行政機關已偏離了政治自由及言論自由價值觀,而英國最高法院的法官難以在不支持香港行政機關前提下,繼續參與案件審理,英國政府及最高法院也認同這一點。

另外,英國最高法院前院長何熙怡女男爵(Brenda Marjorie Hale)則在2021年中拒絕續任。

2022年,當現任英國最高法院法官從香港終審法院辭職時,當時岑耀信及郝廉思表示,他們相信「繼續參與(終審法院)」將「符合香港人民的利益」。

英國政府的立場

2022年,當兩位英國法官從香港終審法院辭職時,時任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在國會表示,感謝和理解兩人的決定,並指兩人認為受到《港區國安法》限制,無法以原有方式工作。執政的保守黨的多名國會議員對辭職表示支持,指出英國法官不應協助一個沒有正當程序下關押港人的法律制度。

時任英國外相莉茲‧特拉斯(Liz Truss)贊同法官決定,指出英國法官參與香港司法體系會面臨打壓合理化的風險。她說:「我們看到香港民主自由受到系統性侵蝕,《國安法》落實後,當地政府打壓言論、新聞和集會自由。」

BBC報導,一份長達43頁的法律意見於2022年發布,由包括前英國司法大臣羅伯特‧巴克蘭(Robert Buckland)爵士在內的幾位高級法律人士簽署,他們警告稱,香港的海外法官被港府用來提高信譽。

意見書告訴法官們,他們在一個司法獨立「完全被破壞」的法律環境中工作,中共政府可以決定案件的結果。

前香港大律師、現任加拿大王后大學法學學者Alvin Cheung撰寫了大量關於《港區國安法》後香港法律系統變化的文章。他去年告訴BBC,他認為法官們認為他們可以起到任何緩和(中共)影響是一種「妄想」。

他說,他們可以保持司法獨立,因為他們基本上不會被要求審理有爭議的案件。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香港判14民主人士有罪 多國和人權組織譴責
香港市民高壓下悼六四 多國領事到維園「散步」
岑耀信郝廉思辭終院非常任法官
歐盟國家領導人未能就馮德萊恩連任達成一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