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東亞慢島生活圈論壇 分享生活故事

人氣: 2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慢島 開村 志願農」東亞慢島生活圈論壇,於12月5日在宜蘭大學登場,邀請七位演講者以自我經驗出發,分享彼此的精采故事,期望藉由提醒,讓大家慢下腳步,享受生活的美好。

演講者包括高峰由美(日本宮崎縣)、陳彥楷(香港)、廖大慶(台灣 宜蘭南方澳)、田中正彥(日本 京都府)、雷梅詩(馬來西亞 檳榔嶼)、陳統奎(中國 海南島)、陳冠宇(台灣 宜蘭南澳)。

高峰由美原來做的是商業諮詢,諮詢者為的就是要賺錢。他來台約50次,而後將「尊敬」、「信任」帶入台日交流,讓人們彼此分享生活。

香港有農地嗎?如果不是陳彥楷,我們還真不知道香港也有農地呢!因為舉目所見全是高樓大廈。據資料顯示,香港現有24000個農場,其中約540個有機農場。

廖大慶用詼諧的言語談南方澳及看漁業的興衰。他說,南方澳的日出與夕照不輸阿里山。農夫是看天吃飯,漁夫則是看天賣命。隨著捕魚技術的發達,漁民過度捕撈,導致捕的魚越來越小,漁獲量也越少。但如何永續經營海洋資源呢?限漁與復育才能永續經營。

離台灣最遠的是來自馬來西亞的雷梅詩,他可是轉了三趟飛機才來到台灣的。她確定農夫是她現階段做過的美麗一件事,讓她時刻在準備著自己,當世界呼叫她時,她要站在土地上,舉手回應說,我在。

雷梅詩分享。(謝月琴/大紀元)

陳統奎則分享「自己返鄉再造故鄉的故事」、他將家鄉海南島的特產,長在火山岩石頭上的荔枝,帶領荔枝農由慣行轉有機,創立火山村荔枝品牌,提高其價值(由人民幣3元到66元)。進而帶領鄉民開民宿,為他們找出路。

陳冠宇分享「南澳的農耕與音樂生活」。他及太太以莉高露,一方面從事不施藥不施肥的自然農法,採種、育苗、種植、收割,他全都自己來。另一方面也做音樂方面的工作,冠宇在錄音室製作以莉高露的音樂。以莉高露的第一張專輯「輕快的生活」於發行2011年發行,並於隔年得金曲獎的三項獎項。而後夫婦倆簡單的想法,慰勞農友辛勞,邀請他們來聽歌。而後人越聚越多,他開始邀請台北的音樂家朋友來表演,農友們無法支付高額的演出費用,於是用自家農產品、醃製品、手作品當作門票,是農村很常見的感情交流方式。不是「買」「賣」的演唱會,而是農友自己支持的,這種演唱會有著很濃的情感。慢慢慢慢的,分享音樂也成為南澳的一種生活方式。

以莉高露得金曲獎,陳冠宇及太太以莉高露。(謝月琴/大紀元)

這許多精采生活故事的分享,在大家合影後畫下休止符,而後帶著滿滿的心回家!

雷梅詩分享。(謝月琴/大紀元)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