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農委會:黑琵死於中毒 非因禽流感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6日電)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蔡向榮表示,2月1日第1隻送驗的保育類動物黑面琵鷺是死於C型肉毒桿菌中毒,是否為禽流感病毒保毒動物,需進一步驗活黑琵排遺,才能進一步推論。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今天召開「禽流感防疫」記者會。蔡向榮於會中做以上表示。

家衛所共計收到2隻來自台南市頂山濕地的黑面琵鷺,第1隻黑琵死禽是2月1日送檢,檢出新型H5亞型禽流感病毒及C型肉毒桿菌,因死前有癱軟症狀,符合肉毒桿菌為麻痺性神經毒素會造成的症狀,因此判斷第1隻黑琵死禽是死於肉毒桿菌中毒。

蔡向榮並說明,第1隻黑琵死禽的胰臟也驗出寄生蟲吸蟲,腸道驗出吸蟲及同為寄生蟲的線蟲,則會影響黑琵生前的消化功能,但非死因。

蔡向榮也說,2月3日第2隻黑琵死禽送驗的新型H5亞型禽流感病毒檢驗呈現陰性,還要再進一步做病毒分離及接種試驗,確認是否染新型H5亞型,同時會檢驗是否有C型肉毒桿菌,並確認死因。

全世界黑琵只剩3000多隻,是數量有限的保育類動物,且來台渡冬數量就達2000餘隻,確認是否為禽流感保毒動物,可進一步排除不利黑琵生存的因素。

不過蔡向榮說,只有第1隻黑琵的檢驗與死因結果,還不能推論黑琵是禽流感病毒的保毒動物(不一定會死於禽流感),目前只能說黑琵會感染禽流感病毒,要確認是否保毒,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活的黑琵的排遺,證實有「相當數量的黑琵感染後沒死」。

他補充,有3件頂山濕地採集的黑琵排遺已送抵所方,明、後天檢驗結果可以出爐。

由於農委會主委陳保基說,其實有很多野鳥都是禽流感的保毒動物。與會的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說明,國際目前確認的禽流感保毒動物野鳥只有雁鴨科及鷸?科,而黑琵是朱鷺科,尚非國際認定的禽流感保毒動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