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灣每5分26秒1人罹癌 三不三要健康防癌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4日公布最新癌症人數及排名,癌症時鐘再度快轉,民國101(2012)年癌症發生人數,臺灣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說,健康防癌「三不三要」,不菸檳酒、不燒烤紅肉、不加工重口味,要天然蔬果、要多運動、要定期檢查。

臺灣癌症發生人數仍持續增加

國健署表示,由於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使得臺灣癌症發生人數仍持續在增加。國健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民國101年癌症新發人數為9萬6,694人,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0(2011)年同為62歲,但發生人數卻較100年增加4,012人。從粗發生率資料來看,臺灣每10萬人中約有415人被診斷為癌症,即每233位臺灣人就有1人罹癌。

國健署公布101年癌症發生人數,大腸癌七度奪冠,其次是肺癌、肝癌、乳癌、口腔癌(含口咽下咽)、攝護腺癌、胃癌、皮膚癌、甲狀腺癌、食道癌等。在篩檢推動下,子宮頸癌「首度」脫離十大排行榜。

不良生活習慣是癌症的禍因

世界衛生組織指,菸、酒、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等主要危險因子,佔癌症死因30%。佔臺灣人罹癌排行榜加總6成左右的大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及口腔癌等五種癌症,都與前述致癌因子有關。比如肺癌的發生受到吸菸與二手菸的影響甚大,口腔癌及食道癌與抽菸、喝酒、嚼檳榔息息相關,而肥胖、不健康飲食及缺乏運動等致癌因子則是大腸癌及女性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資料分析顯示,臺灣人在肉類及油脂性食物的可獲量都高過其他亞洲國家,臺灣人普遍存在「無肉不歡」、「靠吃減壓」等錯誤飲食觀念,這樣的飲食習慣對臺灣人的肥胖及罹癌多少都會造成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指,肥胖較健康體重者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結直腸癌等癌症的相對危險性介於1至2倍之間。

臺灣癌症登記分析資料也顯示,過重及肥胖者相較於體位正常及過輕者容易罹患子宮體癌、女性乳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及肝癌等癌症;其中過重及肥胖者子宮體癌發生率及乳癌發生率分別為體位正常及過輕者的2.9倍及1.6倍。

除了蔬果攝取不足、不健康飲食外,缺乏運動亦是導致大腸癌及乳癌發生的原因。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指,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然而依據2013年運動城市調查資料顯示,臺灣人男女缺乏運動的比率分別高達70.7%及83.4%。

臺灣灣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與OECD國家比較排名第23高,但死亡率卻排名第10高,高過許多先進國家,顯示臺灣在癌症防治的工作仍需持續努力。世界衛生組織表示,30%以上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邱淑媞疾呼,防癌工作迫在眉睫,全國應該總動員,不分政府及民間單位一起加入抗癌行列,相信「防癌做得到」,只要「預防」與「篩檢」雙管齊下就可以達到最佳防癌效果。

責任編輯:蘇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