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多元有趣研究 學界菁英齊聚客家文化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2015第六屆「客家文化傳承與發展」學術研討會,16日於桃園客家文化館舉行。客家委員會副主委范佐銘蒞表示:客家知識體系是客家學術研究的基礎,也是客家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參與本次研討會,令人備感欣慰。

桃園客家事務局長蔣絜安提到,今年將辦理一系列創新活動,例如首推桃園客家專刊、微電影比賽、美食大展等,就是要運用圖文與影像紀錄、特色產業行銷、研究成果交流等方式,吸引青年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與鄉土,再次發現客家。

新生醫校校長許秀月指出,該校除了每年舉辦研討會外,已將「醫護客語」列為必修課程,更與本局簽訂官學合作備忘錄,今後將維持密切合作,鼓勵青年學生多多參與客家藝文活動。

共計27篇論文發表,涵蓋客家文學、語言、產業、宗教禮俗、教育、文化意象等主題,內容多元有趣,吸引百餘位師生參與。例如「閹雞」是一種特別的客家祭祀文化,論文發表人-屏東科大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學生朱遠航是位獸醫,因兒時對於閹雞老師傅的印象深刻,又感嘆現今具有這項技藝的師傅已越來越少,於是實地調查閹雞技術,不但剖析了閹雞手術步驟,還進行閹雞後的照護實驗;朱遠航也將閹雞手術器具帶來發表現場供與會者欣賞,引起許多同樣對閹雞有深刻記憶的來賓的熱烈迴響及共鳴。

蔣絜安表示,桃園地區除了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設有客家研究中心以外,還有國立中央大學設有客家學院,近期將與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持續建立官學交流平台,以共同推動客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