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醫界示警:肥胖酗酒是肝癌新殺手

施芝吟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對抗肝病迄今已30年,隨著醫療環境改善及醫藥技術進步,醫界預期,病毒性肝炎導致肝癌的影響會逐漸淡出,反之非病毒性肝炎所導致的肝癌將成為主要課題,如酗酒、肥胖造成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將躍居肝癌致病主因。醫界也發現,非病毒性肝炎相關危險因子具有地理顯著性,例如,台東、花蓮、雲林、高雄、彰化是全台肥胖率最高的前五大縣市,至於飲酒過量情況以山區偏鄉較多。

從1986(民國75)年政府實施新生兒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迄今,新生代族群的B型肝炎帶原率已不到1%,醫界預期B型肝炎引發的肝癌將逐漸消失;C型肝炎也有藥物可治癒,病毒性肝炎威脅下降。

因肥胖造成的脂肪肝一旦發炎,將可能導致肝臟腫脹,甚至造成肝細胞纖維化,嚴重時會出現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情況,治肝權威、基隆長庚醫院副院長簡榮南說,目前台灣人口中多達四成有脂肪肝,已遠高於B型肝炎的15至20%、C型肝炎的2至4%。醫界統計,台灣每3名男性就有1人有脂肪肝,且男性罹患脂肪肝的人數約為女性的2倍,在在顯示男性是脂肪肝高危險群。

此外,酒精及其有毒代謝物乙醛對肝臟造成直接影響,並促進脂質生成,進而導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長期攝取酒精,極可能演變為肝纖維化及肝癌。台灣肝癌醫學會理事長王鐘貴指出,「酒精性肝炎在台灣是一大問題,目前因酒精性肝炎引發的肝癌約占5%」,在病毒性肝炎導致肝癌比例下滑的同時,酒精性肝炎造成肝癌的占比將隨之成長,罹患肝癌機率就高。◇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