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從報復走向修復 中市校園種子開跑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校園霸凌、衝突事件頻傳,有學者發現,那些注重「修復關係」、以及「建立良好校園人際關係」的全校參與模式,是減少校園霸凌、及改善校園氛圍的最佳策略。為推動「修復式正義」,台中市府首度與台中地檢署、台中律師公會合作,擴大培育「修復促進者」扮演居間聯繫的角色。

市府教育局表示,3年來已進行上百人次的教育人員宣導活動,今年再與台中地檢署、台中律師公會合作,培育種子人員,課程規劃初階、進階2階段,邀律師和教師參加培訓,完成後頒發「種子人員」證書,希望落實以「修復式正義」處理校園霸凌及衝突事件。

霸凌問題被認為是人際相處的問題,學生無論是排擠、或暴力對待他人,都需要一個可以幫助他們建立良好關係、或是修補關係的人。而根據美國心理學會研究指出,那些使用懲罰、隔離的「零容忍」措施的學校,並無法有效改善學生的行為,反倒是使用「修復式策略」的學校,不僅霸凌事件顯著減少,同儕及師生關係也有顯著改善。

教育局說明,「修復式正義」強調以人為本,當校園霸凌或衝突事件發生後,由「修復促進者」扮演居間聯繫角色,召集有意願的受害人,與犯事者會面,讓受害人表達內心感受及實質傷害,犯事者則提出如何修補傷害。

教育局強調,修復促進者必須持續追蹤,了解受害人對話後的需求,以及犯事者是否確實履行協議,期待藉由修復式正義,建構「零暴力」校園學習環境,因為「凡事有商量,復和有方法!」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