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生午餐時間做什麼

font print 人氣: 155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9月21日訊】在日本基本每個學校都提供校餐,通常包括主食、兩菜一湯和牛乳,食物搭配都有嚴格規定,小學生的熱量會控制一餐在七百卡路里上下。而日本學生的午餐,不僅僅是飲食的教育,還有不浪費食物、環保、打掃衛生以及感恩等教育。

這是YouTube網上一個關於日本小學生中午餐的過程。視頻的開頭有一句該學校校長的話:「這45分鐘午餐時間,也像教授數學一樣,被視為一個教育的時間。」

每個學生都要輪流幫忙分菜,分菜時要帶白色的配膳服,頭上戴帽子,把頭髮放進帽子中,還要帶好口罩。

班級負責的同學會檢查所有同學是否都有好好洗手,確定後,他們就跟著老師一起去廚房取本班級的飯菜。

到了廚房,在領取飯菜前要先向廚房裡的阿姨說:「謝謝你們給我們準備的食物。」

同學們都是在自己的教室裡吃午餐,當食物拿班裡,會分配不同的同學做不同的工作。他今天負責分發牛奶。

他們負責分飯、菜。

分發完畢後,如果有剩下的,同學們會以剪刀石頭布來定,誰可以獲得多出的食物。

在開始吃飯前,大家都會說:「謝謝你們分發食物給我們。」吃完飯後,還會說:「謝謝今天好吃的午餐。」

班級負責的同學會宣讀當天的營養食物。「今天我們吃的馬鈴薯是六年級的同學在學校農場種植的。」

飯後,每個人都要把牛奶盒拆開、清洗、放乾後,送到垃圾回收站。從小培養垃圾分類、再循環的習慣。

每個小朋友飯後都要刷牙。

負責的值日生還要將餐具送回廚房。食物都吃得很乾淨,沒有人浪費食物。

每天學生都有20分鐘時間要做大掃除。日本的學校從小學開始就逐漸培養孩子的們責任感和勤勞,所以除了普通的班級掃除,連走廊都會讓孩子們擦的乾乾淨淨。

教職人員的辦公室或者是儲藏室,孩子們也會認真打掃乾淨。

學校的廁所,也是學生們需要清理的地方。廁所可以說是一個學校裡最髒的地方,可是交給學生們打掃,他們就知道在使用廁所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潔淨,起碼不要給別人添麻煩,這也是教養的體現。

當然,掃除不可以少了體育館,在掃除中,孩子們逐漸養成了,珍惜使用和合作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尤思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划船比賽時有所聞,不過划木桶比賽可就很少見了。 最近在日本秋田縣,就舉辦了一場划木桶接力比賽。 二十五位當地的小學生,分組競技。 小選手們坐在釀酒用的大木桶裡,將雙手當作划槳,努力的往前划。 比賽的過程中,還不斷的出現木桶翻覆的趣味畫面。 據說這項划木桶比賽,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可說是當地的年度盛事。
  • (大紀元記者王馨日本大阪報導)2月19日,小學三年級的亮介(ryousuke)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一起觀看了神韻在大阪的第二場演出。亮介興奮的對記者說:以後也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 日本城市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那裏的學校和國家電視臺的建築特別牢固。在日本也看到過多次地震的情況,發現最後不會倒塌的建築中,學校就是其中之一。

  • 1995年1月17日5時46分,日本關西神戶地區發生裡氏7.2級強烈地震。擁有近200萬人口的神戶市,在20秒地震後遭受滅頂之災。無數幢房屋倒塌,火災四起,死亡人數達5300多人。能夠經受劇烈震動而屹立是什麼建築? 是學校。因此,地震後神戶臨時避難所往往是學校。
  • (大紀元記者高夢真日本編譯報道)最近日本媒體公佈一條消息說,據日本珠算教育聯盟進行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日本小學生的平均年收入為4萬5000日元(美元440),其中8成為了將來而作了儲蓄。這次調查結果表明,現今的孩子已經開始明確的金錢意識。也是此次金融海嘯中連孩子也受到了很強的影響的表現。
  • 上週有學校開放日,學校邀請家長們到學校參觀孩子上課的情況,以及和老師就孩子的一些問題進行交流。
  • 日本來台的大學助理教授野川博之,離台前夕感受到中華郵政公司中壢郵局服務人員與社會大眾的真誠與熱心,讓他永遠記得的臺灣人民的溫情。
  • (大紀元記者張君怡編譯報導) 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注重教育,並且將中小學生在校午餐作為教育系統不可分割的一項工作,其特點是當日烹飪,拒絕隔夜速凍餐食,營養均衡,罕有油炸食品和甜食,主要以穀物、蔬菜、魚肉食物為主,外加一碗熱湯。五十多年如一日,這樣的傳統被沿襲,使日本青少年不僅獲得健康的體魄,肥胖率在過去6年中呈每年遞減的走勢,保持在世界最低水平。
  • 【大紀元4月11日報導】(中央社北京11日綜合外電報導)共同社報導,位於中國大陸北京市朝陽區的日本人學校今天開學。該校小學部及初中部的學生總數目前不足500人。
  • 日本的產品,從尿不濕、電飯煲到智能馬桶,都是大陸遊客搶購的產品,現在學校要開學了,許多家長又看中了日本小學生使用的書包。除了直接去日本購買外,很多人通過代購、網購等渠道「搶」貨。這種書包為什麼受歡迎,它真的適合大陸孩子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