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商家促销 专家:谨防陷阱与误区

人气 1494

【大纪元2016年11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岳青综合报导)今年“双十一”将近,在商家疯狂促销的同时,专家警告:消费者要保持清醒防欺诈勿冲动血拼。一些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等诸多问题,也引起关注。

“双十一”血拼

陆媒11月7日报导,在“双十一”等集中促销活动期间,很多商家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发货迟缓、退换货难等问题也会集中显现。

随着网际网路的发展与智慧型手机的普及,网购越风靡,受众也越广,加上消费者在某些电商平台的气氛煽动下,更易爆发出“冲动消费”。

有专家警告,“双十一”血拼时要保持清醒,在巨大的让利活动之下,谨慎购物,回归理性消费,否则就可能掉入电商网店的 “假打折”“虚构原价”等价格陷阱当中。

先涨价后降价的猫腻

业界分析认为,“双十一”先涨价后降价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京报》11月7日报导,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双十一”期间,743万件促销商品中有52.99%出现了价格先涨后降,其中81.99%的商品涨价幅度在30%以内,但是仍然有3.26%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其中,在涨幅高的促销商品中家居生活和女装类商品占比最大,分别为19.7%和18.6%。

与之相应,90万件畅销商品先涨后降情况更加严重,有75.52%的商品有先涨后降的现象。久久热网址获取地址3中,81.44%的商品仅在“双十一”之前提价不到30%,但是仍然有2.62%的商品涨幅高达200%以上。

360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综合上述数据来看,“双十一”期间的促销给予用户的实惠并不多,消费者在忙于填满购物车的同时,需要警惕各类商家的虚假促销。

预付订金制度

“双十一”网购期间,电商平台许多商家都会提前设置预付订金制度,要求消费者预付订金方可低价预购指定促销商品,若消费者未在规定时期内支付尾款,订金不予退还。

消费者应详细了解网购平台及商家的“双十一”促销规定。同时,与商家充分沟通,并注意保留促销宣传图片、活动细则、礼品清单、订单页面、聊天记录等信息,防止商家事后不认账。

网购中的几大陷阱

《京华时报》11月7日报导,网店刷单提高信誉等级、假冒客服骗取消费者钱财以及钓鱼网站等问题让人防不胜防。消费者要注意从购物平台的选择、品牌的真伪性辨别、促销节点有效抢货方式等几个方面考虑,并建议消费者遇到网购售后问题一定要向有关部门投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举例网购中的几大陷阱:

“刷单”暗箭难防。通过低价促销廉价产品提高销量,然后再将同一货架上的商品,换成价值更高的产品混淆视听,这种新型的刷单方式,让单纯的网购消费者纷纷落马。

赠品质量没保证。当网购消费者购买价值较高的商品时,商家会附赠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赠品,但是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却对其置若罔闻。

低价商品附加条件。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将商品的价格标得很低,但是当消费者拍下时,变成享受低价有附加条件才能享有的。

朋友圈“晒单”未必可靠。朋友圈上各种晒订单、晒转账截图,满屏买家好评截图;保健品、化妆品、减肥产品很受欢迎;微商生意很红火等其实全都是有套路的。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有软体自动生成,可以假乱真。

钓鱼网站“码”里下毒。含有钓鱼网站的二维码,用户根本无法判断。钓鱼网站制作的二维码成为新型网购陷阱,“有毒”的二维码轻松将网购消费者卡里的钱刷走。

假冒电商平台客服。骗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简讯,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虚假购物。骗子通过网络、简讯发布低价商品消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假冒快递。骗子冒充快递人员送包裹,利用货到付款等借口进行诈骗。

装卖家付假商品。骗子伪装成卖家,在与受害者谈好交易后,将一个伪装好的代付款链接发给受害者,使得受害者付的款项并不是先前谈好的商品,造成买家被骗。

虚假优惠券。骗子通过社交工具或网站发送仿冒的知名电商优惠券,用户需要登录后认领,但链接网址为钓鱼网站,一旦登录领取,造成账号被盗或直接支付购物被骗。

“双十一”网购来历

11月11日称“双十一”节,又称光棍节、单身节、边缘人节是非官方、非传统节日,盛行于网络及民间。它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广为认可的是起源于南京大学,是流行于中国大陆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这一天也是各大商家(特别是线上购物)以脱离单身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从2009年11月11日开始,中国大陆购物网站淘宝及其子品牌天猫为首的商家将该日宣传为“狂欢购物节”,随后其他电商也纷纷加入,光棍节逐渐演变成网络购物狂欢节。2013年11月11日网络购物全日销售额超过美国网络星期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网际网路购物日。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全球抢攻“双十一”网购 中国市场大 假货多
阿里巴巴双11销售破纪录 外媒关注假货
“双十一”巨额交易量难掩大陆经济疲软
陈春 :双十一,虚拟时代的赶“庙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