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流感奪命 3月底恐達290死

人氣: 351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6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徐翠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8日公布流感疫情最新情形,上週台灣新增134例流感重症,37例死亡,本季流感已累計1,423例重症,121死亡。台灣每年流感季約有1千~2,200人死於流感相關疾病,預估至今年3月底累積流感重症個案數約為1,800~1,900人,死亡數約為230至290人。

疾管署長郭旭崧說,受到疾病潛伏期及病程影響,這波流感疫情於過年達感染高峰,第七週達發病高峰,第八週重症病例通報急速增加,上週輕症及重症人數已逐漸下降,但預估死亡人數未來仍會持續累積。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表示,上週新增37例流感死亡人數,32例為A型流感,B型流感則有5例。8例未滿50歲,其餘50歲以上,其中一名居住在中部的一歲女童,沒有慢性疾病也沒接種疫苗,2月7日出現發燒、呼吸異常,2月19日因被食物嗆到,2月20日住院也檢查出流感陽性,2月22日因休克併發急性心肌炎、腦膜炎而死亡。

另一名4歲女童,沒慢性病,2月13日有發燒、咳嗽症狀,2月14日住院,當天不幸過世。檢查也有食物在氣管中,可能是吸入性肺炎,也歸為流感相關死亡。羅一鈞指出,小朋友氣管比較細,食道在氣管旁邊,若流感咳嗽、呼吸困難,可能在餵食時比較容易嗆到,這是比較特別的狀況,一般流感死亡多是因為引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

他說,目前社區仍以流行A型流感H1N1為主,中壯年患有慢性疾患、50歲以上的成年人是這波流感主要侵襲的對象,呼籲民眾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生病在家休息等習慣,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場所,以降低感染機會。

疾管署是否預估過頭,恐造成民眾恐慌,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立民認為,流感永遠是低估,不過他贊同疾管署做法,也希望未來在登革熱、腸病毒流行期也能比照辦理。

黃立民說,防疫分為大人、小孩兩部分,通常都是孩童防疫做得比較好,而大人往往都要受到威脅才認真防疫,防疫觀念是要讓民眾心生警惕,公布數據確實有好處,未來遇到腸病毒、登革熱等疫情都可以比照辦理,當全民認真防疫時,數字就會減少。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說,流感的感染高峰已經過了,但因為社區病毒分離顯示,B流上升到35%,比過去幾週的25%、15%有明顯上升,可能會讓疫情趨緩的弧度變慢,但因B流的傳播、疾病嚴重度相對低,對重症和死亡的衝擊比較有限。

黃立民表示,從台大觀察來看,流感高峰確實過了,疫情也在下降當中,不過其他醫院重症仍不少,但整體而言,流行高峰期已過,也不能掉以輕心,養成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不僅可以遠離流感,也能遠離腸病毒。

葉克膜救流感重症
專家:非萬靈丹

至於衛福部日前因葉克膜調度混亂挨轟,長庚醫院教授林奏延指出,重症醫師或葉克膜專家目前治療流感重症都先用呼吸器、再用葉克膜。葉克膜並不是萬靈丹,要照這順序使用,最後還是交給醫師做臨床專業判斷。此外,關於葉克膜,民眾有些不正確思考,要教育民眾對葉克膜有正確認識。

H1N1流感引起重症,在台灣已經1千多個,全國需裝葉克膜比例5~10%,台大醫院醫師黃書健表示,大部分流感重症不需要使用葉克膜。流感重症以加護病房、呼吸器照顧為主,再加上抗病毒藥物使用、身體支持療法,葉克膜使用是最後一線,是呼吸器使用緊繃到極限,沒辦法維持呼吸功能時使用的方法。

黃書健說,葉克膜產生併發症主要是出血,使用葉克膜會破壞凝血功能,還有使用抗凝血劑會造成病人出血比較高。出血可能部位包括身體傷口、肺部、腦出血、腦中風。法國最近H1N1流感裝葉克膜死亡率統計40~50%,台灣結果比法國好一些。主要禁忌為年紀太高、多重器官衰竭、腦部併發症或本身惡性疾病沒辦法治好,濫用對病人也沒好處。◇

醫師公會全聯會8日邀衛福部官員、感染科、急重症、心臟科等多位醫師召開會議並達成共識,流感重症併發呼吸衰竭時,應先以呼吸器治療為治療。(陳柏州/大紀元)

醫師公會全聯會8日邀衛福部官員、感染科、急重症、心臟科等多位醫師召開會議並達成共識,流感重症併發呼吸衰竭時,應先以呼吸器治療為治療。(陳柏州/大紀元)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