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在宜蘭慢慢走 細細品味橋梁之美

利澤簡橋為一座鮮紅色無橋墩設計拱橋。(謝月琴/大紀元)

人氣: 46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04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五行屬水的宜蘭,沒有水庫,沒在怕缺水,雲雨霧隨時來蘭陽平原報到,一年下雨兩百天。由於蘭陽平原地理環境特殊,潮溼多雨的氣候,再加上畚箕型地形,三面環山,正巧將水氣攔截。蘭陽溪從中穿過,而將蘭陽平原由西向東橫切成兩半,阻隔交通,因此其南北之間的往來得靠橋梁來維繫。循蘭陽溪由上往下,依序有牛鬥橋、泰雅大橋、葫蘆堵大橋、蘭陽大橋和噶瑪蘭橋等五座橋梁,其中以位居宜蘭和羅東的蘭陽大橋最為重要。

宜蘭縣政府工務處養護工程科長翁鄭啟志表示,宜蘭縣境內橋梁約有730座,縣管橋梁約170座,每一座在建造和命名的過程中,都有一段故事或典故。有些橋梁甚至很漂亮,極具藝術化及本土化!

橋的功用

橋或橋梁是跨越峽谷、山谷、道路、鐵路、河流、其他水域、或其他障礙而建造的結構。橋,除了可便利兩地的往來,也可拉近人與人間彼此心靈的距離。今日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建造橋梁,除實用外,也講究美觀,兼具人文與藝術氣息。橋時常也是一個地標,如金門大橋是美國舊金山的地標。

橋的演進

橋為人類文明的象徵,原為渡河以供人車通行之工具,其分布與河川密切相關。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材質由原先的竹、木、石逐漸進步到近代的鋼筋混泥土以至鋼骨結構,橋身不斷加寬變長,造型亦不斷因時因地制宜,變得豐富多樣,而呈現各種不同風貌。

宜蘭橋梁之美

宜蘭橋梁之美如極具原住民風的泰雅大橋、安農溪上的牛頭橋、葫蘆堵橋上的十二生肖、位於慶和橋下方的附掛橋津梅棧道泰雅部落中的鮮豔巨龍—寒溪吊橋、蘭陽平原的重要地標—利澤簡橋、跨漁港的南方澳大橋等。

泰雅大橋有著弓箭型的路燈,頗有原住民風。(謝月琴/大紀元)
泰雅大橋有著弓箭型的路燈,頗有原住民風。(謝月琴/大紀元)

泰雅大橋

連結大同鄉及三星鄉的泰雅大橋跨越蘭陽溪是「飛在蘭陽溪的彩虹」。泰雅大橋,其橋身設計頗具巧思,弓箭造型的路燈、菱形的裝飾圖案,加上以紅、棕、褐三色為主的色彩,十分具原住民風味。

葫蘆堵大橋的橋面上,欄杆是以十二生肖的動物為裝飾。(謝月琴/大紀元)
葫蘆堵大橋的橋面上,欄杆是以十二生肖的動物為裝飾。(謝月琴/大紀元)

葫蘆堵大橋

葫蘆堵是這裡的地名,葫蘆堵大橋的通車,讓員山鄉與三星鄉居民往來便利了許多,在葫蘆堵大橋的橋面上,欄杆是以十二生肖的動物為裝飾,十分特別。

宜蘭縣內最長的鋼索吊橋-寒溪大橋。(謝月琴/大紀元)
宜蘭縣內最長的鋼索吊橋-寒溪大橋。(謝月琴/大紀元)

寒溪吊橋

泰雅部落中的鮮豔巨龍—寒溪吊橋。它位於羅東溪上游,是寒溪部落的重要地標。吊橋全長共325公尺,是宜蘭縣內最長的鋼索吊橋,是蘭陽十八景之一。紅白相襯、線條優美、還有原住民花紋,雖然蠻長的,但走起來不會很晃,反而蠻牢固的。

行健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牛頭橋。(謝月琴/大紀元)
行健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牛頭橋。(謝月琴/大紀元)

牛頭橋

行健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牛頭橋,行健村有好幾座牛頭橋,以牛頭、米籮顯現三星平原以農事為主業的特色。在安農溪上有田心橋、健隱橋、農義橋等三座。牛頭橋的造型,在橋欄上可看到戴斗笠的農夫挑著米籮的意象,農夫與農夫之間還有水牛頭。早期農耕都以人力與水牛從事開墾和耕作,牛頭是為了感念水牛對這塊土地的辛苦奉獻,米籮上貼有「春」和「滿」的斗方,這是過去農家過年風俗,因為豐收穀倉裝滿滿,大家都「春大錢」。

位於慶和橋下方的附掛橋津梅棧道。(網路圖片)
位於慶和橋下方的附掛橋津梅棧道。(網路圖片)

津梅棧道

位於慶和橋下方的附掛橋津梅棧道,是知名建築師黃聲遠與他領軍的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知名的作品之一。田中央在津梅棧道處理著水與社區的關係,窄窄的橋讓你我相遇,穿透的橋面讓你與宜蘭河的距離更親近,不是一昧的親近水而是尊敬水,橋下方的鞦韆盪啊盪的,是另一種層面的與水相近。橋那頭還有溜滑梯及沙堆,饒富趣味。上橋,往下望,視野遼闊,碧草如茵,滿園春色,便覺得身心舒暢!

宜蘭縣唯一的跨港大橋-南方澳大橋。(謝月琴/大紀元)
宜蘭縣唯一的跨港大橋-南方澳大橋。(謝月琴/大紀元)

南方澳大橋

坐落在南方澳漁港航道上的南方澳大橋,是宜蘭縣唯一的跨港大橋,橋頭兩端有圓柱形旋轉梯可方便航道兩側居民登臨其上,經由橋面直達對岸,兼顧人車通行的方便,而其橋梁設計及造型也具獨特的漁村色彩,中央拱起如弓,居高臨下,港域風光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可見漁船忙進忙出,突顯出宜蘭縣是魚米之鄉的另一風貌。

還有橫跨在蘭陽溪支流瑪崙溪上的瑪崙橋,除有鳥銜欄杆外,橋頭的神燈設計,讓人緬懷往日太平山林場的榮景盛況,更具古色古香氣息。與瑪崙橋設計相同的橋還有東溪橋、東壘橋、樂水橋等。

宜蘭橋梁往往兼具實用及美觀,極具藝術化及本土化!如果遊客能在宜蘭慢慢走,細細品味,當會發現蘭陽之美!水、靚水、勁水,說的都是宜蘭。宜蘭的美在它的「綠」與「水」,也表現在各公共工程或建築中,建築與大自然頗能相融。宜蘭,宜人,怡然,就是這麼閒適自在!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