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今年盛夏 邀请您到罗东林场树下听故事

“笙根兰阳”乐团与庄文生老师(中)在罗东林场树下说故事给您听。(罗东林管处提供)

人气: 5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07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曾汉东台湾宜兰报导)昔日的木材集散地,转化为今日的林业文化园区,让文化资产成为全民共赏的普世价值,小镇令人眷恋,就因为历史的厚度与庶民生活文化的积累,使之成为感动人心的故事。“林场树下听故事”细说林场与罗东人的生活经验,述说林场与罗东小镇的魂牵梦系,这故事将在林场飘散飞扬。

罗东林区管理处特别邀请宜兰人文历史故事的说书人庄文生,于今年盛夏(7/16~8/28)每周六下午2~4及每周日上午10~12在林场的大树下为我们细说“罗东.罗东.老董城”、“追寻林铁五分仔车的足迹,”、“罗东后街人生”、“林场与罗东的魂牵梦系”等一系列动人故事,7/17(日)上午及8/13(六)下午场次将搭配第三届金音奖得主笙演奏家杨智博,结合在地青年艺术家组成的“笙根兰阳”乐团进行音乐及说书演出。

罗东地名来自于原住民呼猴子曰老懂,之后讹传为罗东,罗东现今为宜兰县商业最活络的城镇,溪南最佳的生活圈,这一切都与太平山林场的开发有关,可以这么说:没有太平山林场的开发,就没有今天的罗东,没有陈纯精,也成就不了今天繁荣的罗东。

从日本时期开发太平山林场,并铺设了土场至竹林的运材五分仔车,大量的木材加工厂在罗东小镇铺陈开来,就注定了罗东人身上流着桧木的血液,桧木的芬多精,成了罗东这小镇的老灵魂。罗东所有的食用住行育乐,都离不开木材的印记,穿街走巷,处处是桧木的纹理。战后至70年代,罗东延续木材的香火,依然鼎盛,后续因台湾林业政策的转变,保林育林成为台湾环境指标,这些曾经风华的林场人事景物,成了罗东最丰富、最令人陶醉的文化资产,也为罗东累积了篇篇动人历史故事。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