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獲提名 司法院長許宗力:讓人民參與審判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6年09月01日訊】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提名前大法官許宗力和最高法院法官蔡烱燉為司法院正副院長。獲提名司法院長的許宗力9月1日提出包括釐清司法公信力不彰原因、讓人民參與審判等4項司法改革看法。

獲蔡英文提名司法院長 許宗力提司改4看法

據中央社報導,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蔡總統提名許宗力和蔡烱燉為司法院正副院長。他說,許宗力和蔡烱燉是學術與實務的堅強組合,未來透過兩位在司法院的推動,相信必定能結合學術界、實務界、社會力量,共同推動人民殷切期望的司法改革。

獲提名台司法院長 許宗力:讓人民參與審判
中華民國副總統陳建仁(中)9月1日主持「司法院正、副院長及大法官被提名人介紹記者會」,正式宣布提名前大法官許宗力(右2)和最高法院法官蔡烱燉(左)為司法院正副院長,同時宣布5位大法官被提名人。(中央社)

許宗力說,獲提名是他的責任,也是他的榮譽,在立法院還沒通過人事案前,他提出釐清司法公信力不彰的原因、讓人民參與審判是可以討論的改革方向、讓人民針對裁判違憲也可以聲請大法官解釋、終審法院設大法庭,重建統一法律見解的機制等4項司法改革看法。

在釐清司法公信力不彰的原因方面,許宗力說,根據司法院統計,平均每個月會有1件裁判個案遭受輿論批判,累積下來,法院在民眾心目中的評價低落。

他認為,如何使法官認事用法不至於與社會價值相當性脫節太遠,是亟需在司改會議討論,但不能忽略的,人民對法院的信賴度不高,也有可能是出自人民的誤解,尤 其因基礎的法治教育未能落實,人民憑其素樸的、直覺的正義感判斷事情,有時會對司法作出不公的指控,動不動批評「恐龍法官」。

許宗力指出,導致司法公信力不彰的部分原因也可能出自極少數律師濫行興訟,案件輸了就怪罪法官。涉及政治敏感案件,司法每每在藍綠對抗、政治撕裂社會的困局中成為永遠的輸家,勝訴一方固然讚揚司法有救了,但敗訴一方總是指摘政治黑手從中操控,這些指責對絕大多數秉持良心兢兢業業的法官不公平。

讓人民參與審判方面,許宗力認為是可以討論的改革方向。他說,如何使法院判決不至於與社會價值相當性過於脫節,方法之一是讓人民參與審判。他認為,目前觀審制似已陷入困境,陪審也可能與台灣所屬歐陸法系的法律體系相去較遠,短期內較無可能引進,較可行的似乎是參審制。

讓人民針對裁判違憲也可以聲請大法官解釋方面,許宗力說,為使人權獲得更周延保護,他期盼能修法,讓人民也能針對裁判違憲聲請大法官解釋。

終審法院設大法庭,重建統一法律見解的機制方面,許宗力指出,影響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很多,他認為關鍵之一是法官法律見解不一致,民眾無所適從,出現官司勝負,有時繫於碰上哪位法官的運氣。

許宗力認為,向來統一法官法律見解的機制是判例,判例有拘束力的另一面,表示沒有被選為判例的所有其他裁判先例都沒有拘束力,無形中鼓勵法官在判例之外,以審判獨立為名,各吹各的一把號,反而有惡化、加深司法見解歧異之嫌。

他呼籲,最高法院(含最高行政法院)每一個判決都是判決先例,都應對下級審擁有相同拘束力,經由審級制度,達成垂直統一法律見解的目標。

許宗力學術和實務兼具

60歲的許宗力在嘉義出生,嘉義高中畢業後考取第一志願台灣大學法律系,在校期間曾是法言社長,並編撰相關刊物針砭校務、時政。畢業後,許宗力同時考取台大法律研究所、司法官特考,但他仍選擇繼續深究學術,因此放棄司法官訓練。

許宗力碩士畢業後,申請公費留學,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取得法學博士學位,返國後先後在天主教輔仁大學、台灣大學任教,並於民國91(2002)年擔任台大法學院院長。 許宗力在92(2003)年間擔任司法院大法官。在大法官任內,許宗力曾完成122件釋憲案,並擁有7本法律著作,學術和實務兼具。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