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同樣的民族 兩岸文化大不同

專家認為,台灣自由社會民眾的公民素養、道德觀念,或生活步調,確實與當代中國人差異甚大。(陳柏州/大紀元)

人氣: 10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6年09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日前於廣州演講《中美戰略哲學》指出中、台問題時提出不少妙論,但卻指出「台灣有種獨特的資訊封閉」,「我曾經在台灣待了一個月回來就傻了。」只是全球最大旅外人士網站「InterNations」日前評選年度最佳外派地調查,台灣卻榮登榜首。這片島嶼在不同國家人眼裡,似乎鍍著不同色彩?

金燦榮在中國當今學術界中具有一定分量,但思考習慣卻與台灣社會發生衝突,原因當然與台灣媒體的眼界有關,但與中共塑造的學術思路也脫不了關係。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分析,台灣媒體的廣告市場較小,多侷限在台灣地區,因此出於商業考量,媒體多製作台灣本身新聞,強調台灣人愛看的新聞,卻忽略了國際大事,若有,也多來自CNN、BBC等國際知名媒體,除此之外就屈指可數。

「金燦榮來台灣,如果光看電視,看到變傻了,這點我某種程度上是同意的,但來台灣只看電視,那也夠傻了!」曾建元表示,台灣接收資訊的管道多元而豐富,電視新聞在民眾生活中,地位或許如八點檔,但台灣的網路沒有被封鎖,沒有被國家權力牽制,「在台灣只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接收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的資訊。」這樣無界限的自由網路場域,若能主動搜尋,反會變得更聰明。

金燦榮來台會有此感,與中共對中國施以的新聞、資訊封鎖也有極大的關聯,「長期依賴著中共所餵食的資訊,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著研究與國際問題的分析,儘管資料量龐大,但卻未進行判讀與反省,甚至缺乏此種能力,無形中堆積著垃圾、不實資訊,最後變傻」,曾建元解釋。

另外,在具有「狼性」的中國人眼中,或許不少台灣人都是傻子,在台商大舉西進的年代,不少「台胞」便曾被戲稱為「呆胞」。當然原因很多,但無可厚非的是,自由社會民眾的公民素養、道德觀念,或生活步調,確實與當代中國人差異甚大。而當中國人面對相異文化或習氣時,心中自然生出了「最美的風景」、「傻子」等正負兩種評價。

「狼性」並非中國人天性

事實上,這種「狼性」並非是中國人自古來的善良天性,也非當代全球的普世價值。曾建元進一步分析狼性成因,主因是中國傳統社會道德與宗教的約束力,在中共統治下,已被摧毀殆盡,或持續地被打壓。少了自我約束力的中國人,觀念上已把黨的認定標準,當成個人辨別是非善惡、成敗的標準。而中共政權建立在階級鬥爭上,社會上也不斷地讚揚這種鬥爭價值,造成人們觀念上出現「即使踩著他人成功,也沒有關係」的錯誤認知。

另一點,中國社會因人口龐大,競爭相當激烈,但當沒有公平競爭規則時,就容易回歸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便造就了狼性,這與互助友善的人性截然不同,「在中國,國家不會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人民得想辦法踏過別人獲取資源,進而保護自己或家人。」這是一個國家政治、社會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不良現象。◇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