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手摸為實 」電商紛紛開實體店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1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近年來,Amazon等電商大行其道,擠壓實體店市場份額。但現實世界中,並非所有人都喜歡網上購物,不少人還是喜歡逛實體店時既能摸又能看的真實感覺,於是,越來越多電商開始進軍實體零售業,紛紛開店招攬銷售員,為消費提供更多購物選擇。

實體店等於是做廣告

CBC新聞報導,Amazon最近決定開設1家試點超市和3家實體書店,引來眾人關注。溫哥華男服定制電商Indochino在加美兩國幾個城市開設了實體展示店。Indochino執行長格林(Drew Green)說,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一種購物方式,有人喜歡網購,也有人喜歡購物過程中有人指導和陪伴。紐約眼鏡公司Warby Parker在加拿大開了2家實體店,創辦人布魯門瑟爾(Neil Blumenthal)說,許多客戶表示在購買眼鏡前,希望能觸摸和感覺一下眼鏡材質。

上述幾家公司,是最早響應消費者需求涉足實體業務的幾家電商之一,這股潮流從2013年就已開始。最近,哈德森(Kate Hudson)擁有的男子服飾Bonobos網站和Birchbox化妝訂購網站,和許多其它電商一樣,開始從網絡走向現實。

零售觀察人士認為,電商此舉不僅是迎合追求觸摸和視覺感受的消費群體,同時也希望能爭取到更多新客戶。布魯門瑟爾說,網店如果人們不知道,就等於是不存在一樣。格林說,電子商務經營最難的環節是打開客戶認知度,公司開設實體展示店後,網絡銷量是過去沒開實體店銷量的2倍,

成效顯著

NPD Group市場調研公司負責人斯扎姆斯(Tamara Szames)女士說,實體店相當於一種廣告形式,要想提高網店客戶認知度,就得讓人對你的產品有興趣,或曾在哪聽說過你的產品。

擴張謹慎有度

實體店的成功,使Indochino信心倍增,格林計劃未來4年內開設150家分店。格林說,開150家分店完全有可能,但公司會邊做邊觀察,不會盲目的一下子開150分店。

Warby Parker曾將一輛巴士裝修成流動實體店,在不同社區試點,目前在加美開設有46家分店,多倫多有2家。布魯門瑟爾透露,今年年底前計劃開70家分店,但未來擴張計劃會很謹慎,公司會採用技術為導向(techcentric)的方向,做每個決策前會收集分析數據,邊做邊學,做到擴張既靈活,又有法有度。

Amazon方面,尚未透露是否會在加拿大開實體店。電商開實體店,雖能打開客戶誰知度,但租金成本怎麼辦?過去許多人搞電商,是因為做電商無需實體店租金水電等成本。

對此,布魯門瑟爾解釋說,租店做生意雖有成本,經營電子商務也需要成本,而且成本也不便宜,包括軟件設計、工程設計、需要不斷試驗、改進、變更,還得不斷吸引人訪問你的網站。做實體店,可視作電子商務中的一個市場營銷部分。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做實體店,就得順便做網站,現在則是,做電商,也得順便做實體店。

說來說去,傳統實體店購物模式,仍有可能主宰未來零售業。◇

責任編輯:喬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