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廢核組織ICAN獲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 成立於墨爾本

ICAN於2007年成立於墨爾本,通過與101個國家的468個合作夥伴組織建立全球運動聯盟,游說政客,並發動公眾反對核武。( FABRICE COFFRINI/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清心澳洲墨爾本編譯報導)成立於墨爾本的廢除核武器國際運動組織(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簡稱ICAN)被授予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在ICAN的努力下,廢除核武器條約今年早些時候在在聯合國通過。澳洲尚未簽署該條約,澳洲總理發言人說該條約不會推進核裁軍及加強安全,美國核武威懾力量的延伸將為澳洲基本國家安全利益服務。

據《時代報》報導,近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公布了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最初成立於墨爾本、目前總部位於日內瓦的ICAN榮獲該獎,以表彰他們對遏止核武器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

在ICAN的努力推動下,禁止核武器條約(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今年早些時候在聯合國通過。

ICAN於2007年成立於墨爾本,通過與101個國家的468個合作夥伴組織建立全球運動聯盟,游說政客,並發動公眾反對核武。該組織由私人捐助者資助,經費有限(亞太地區年度預算僅為16萬澳元)。來自諾貝爾獎委員會的142萬澳元獎金將有助於ICAN加緊努力,敦促各國簽署和批准該條約。

禁止核武器條約於7月7日被122個國家採納,在9月份有53個國家簽署了該條約。該條約必須由至少50個國家簽署和批准才能生效。目前53個國家已經簽署了該條約,圭亞那(Guyana)、泰國和梵蒂岡3個國家已正式批准了該條約。

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在內的核武國家尚未參與談判。澳州政府拒絕簽署該條約,並抵制談判。

該條約一旦生效,將明確地禁止核武器,並建立徹底消除核武器的途徑。

諾貝爾獎委員會說:「ICAN努力警示(國際社會),使用核武器可能造成災難性的人道主義後果,並努力為禁止核武器做出突破性貢獻。」

「在我們生活的當今時代,核武器的風險高於以往任何時期。一些國家正在對其核武庫進行現代化改造,而更危險的是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擁有核武,例如朝鮮。」

「核武器對人類和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構成持續威脅,國際社會通過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定,禁止地雷、集束炸彈和生化武器。但是更具破壞性的核武器,卻尚未成為國際法律禁止的對象。」

ICAN亞太區總監懷特(Tim Wright)表示,該組織很高興獲此殊榮,並希望這會給各國施加壓力加入禁止核武條約,以結束由核武器造成的破壞。

懷特說,ICAN與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事件的倖存者緊密合作。他說:「他們的証詞有力地說服了政府制定最強有力的條約。」「他們談到可怕的持續後果,沒有那些倖存者,這一切是不可能的。」

澳洲總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的發言人說:「澳州政府與國際社會一道分享無核武器的、和平安全世界的目標。我們認可ICAN及其支持者在提高人們對核武器人道主義後果的認識方面所做的努力。」

「但是,澳州對禁止核武器條約的立場是明確和眾所周知的。我們認為,該條約不會推進核裁軍,也不會加強安全,並可能會損害核武器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regime)的基礎。」

「只要存在核攻擊的威脅,美國核武威懾力量的延伸將會保護澳洲的基本國家安全利益。」

諾貝爾獎委員會從300多項提名中選出了今年的獲獎者,142萬澳元的獎金將於12月10日在奧斯陸(Oslo)頒發。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