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農田水利文物館區 通過環教認證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10月16日訊】位在雲林縣林內鄉的雲林農田水利文物館區,有全台首創八卦池、廣植落羽松等,被譽為旅遊秘境,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開啟環境教育新頁。

雲林農田水利會長林文瑞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指出,雲林農田水利會在民國104年10月成立「環境教育推動小組」,申請雲林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區為農田水利環境教育園區,經過2年多努力,終於通過認證。

位在林內鄉林中村三星路的農田水利文物陳列館,園區包含文物陳列館、周邊動態的水利設施模型及廣植的落羽松等,面積2公頃,被譽為濁水溪畔的松園旅遊祕境。

林文瑞說,文物陳列館成立於民國91年,主要是配合「集集共同引水計畫」啟用,設有6區,分別是傳統水利展示室、八田與一技師展示室、文獻展示區、現代水利展示室、農耕器具展示室及戶外展示區。

文物館內展出水利的演進、地下水及補助水源的開發、量水設施、省水管路灌溉、天然災害、農家器具、及文獻資料,可以瞭解農業水利灌溉發展過程等。

室外展示區陳列濁水溪流域石材分布情形,從巨石、斗石、礫石到細沙,述說濁水溪沖積扇形成原因,還有動態水利設施模型,介紹從濁水溪取水、流經田坵到出海,渠道的攔水設施、分水工、閘門控制等構造物。

園區內有一座亞洲首創、全台首例的八角型分水工、俗稱八卦池,有農業灌溉用水、水力發電、工業用水分工的多功能效益;園區內落羽松,葉子冬天轉紅,6月長新葉,翠綠環繞,美景天成,絕無僅有。

林文瑞表示,除了平常開放、學校團體申請等參觀之外,也會不定期舉辦活動,推廣生活、生產、生態的永續環境觀念與行動。(轉自中央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