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雲林企業推公益 善的循環傳出去

當天沒賣完的麵包,經過加熱之後依然新鮮美味,延續了它的生命,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需要更多的人。(李芳如/大紀元)

人氣: 13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芳如台灣雲林報導)一般商場、量販店、大賣場寸土寸金,極盡利用場地,要挪出空間做公益,在台灣還是首見。家樂福自2014年首推全球食物募集計畫,在民眾的共襄盛舉之下,至今累積幫助上萬個弱勢家庭。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表示:藉由食物銀行方式,把善念傳出去。食物銀行有兩種類型,一個是屬於勸募活動,例如中元節、中秋節等等;一個是續食部分,希望藉由續食的概念,讓食品再延續它的生命,將這些食物分送到弱勢家庭或需要這些食物的人們手中。

 店內貼心的設置多處休息區,供民眾停下腳步,喝杯水歇歇腳。
店內貼心的設置多處休息區,供民眾停下腳步,喝杯水歇歇腳。(李芳如/大紀元)
續食的 生鮮食品經加熱烹煮之後,美味鮮度依然都還是很完整的。
續食的生鮮食品經加熱烹煮之後,美味鮮度依然都還是很完整的。(李芳如/大紀元)

斗六店與雲林縣第一家民間單位實(食)物銀行簽訂續食捐贈,由社團法人雲林縣沐馨服務協會代送物資,為企業與非政府組織等平台設法解決食物分配不均問題,在地食物銀行則扮演送食到府的重要角色。

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產生96公斤廚餘;主婦聯盟統計,台灣量販店及超市1年恐丟棄40億元剩食,另關於「飢餓」的統計,在台灣低收入戶超過34萬人、每天有2千名兒童三餐不濟、5千位街友在外流浪,浪費的食物總量足以讓26萬戶中低收入或低收入戶吃飽20年。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認為,人人得以溫飽是最基本的人權,也認為臺灣不應有食物不足或是飢餓的問題,所以他們戮力對抗饑餓與貧窮所引起的食物匱乏或社會弱勢現象。希望藉由「食物銀行」推展各項子計劃,包括了「食物收集與捐贈」、「推廣健康飲食」、「協助民間食物銀行」和「永續農業」。期許透過此平台,確保可食用的食物不被浪費,並且有效地分配給有需要的人,共創「零飢餓」的理想家園。

 當天沒賣完的麵包,經過加熱之後依然新鮮美味,延續了它的生命,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需要更多的人。
當天沒賣完的麵包,經過加熱之後依然新鮮美味,延續了它的生命,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需要更多的人。(李芳如/大紀元)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表示:一個企業要在地化,除了銷售量、提供就業機會之外,最重要的是社會責任,還要兼顧到能幫鄉鎮帶來什麼樣的幫助?節能、環保、家樂福都持續在做,希望來到家樂福購物,不只可以享受到方便、便利之外,民眾還能夠參與環保、企業的公益活動等等,回歸當地,形成與當地共生共存的企業,只要是朝向正面、好的,家樂福都覺得很值得鼓勵。

假日來到斗六家樂福,轉個彎就能遇見驚奇,週週都有不同的公益表演以及不同的各項活動,讓民眾吃喝玩樂應有盡有又可以順手做公益。

家樂福中區營運專員周德偉
家樂福中區營運專員周德偉(李芳如/大紀元)

中區營運專員周德偉表示:家樂福採用開放親民的方式與民眾互動,會邀請街頭藝人表演,如民俗技藝、民歌、傳統的藝術表演等,尤其是弱勢街頭藝人,如唐寶寶、殘障街頭藝人等等,優先給他們一個自力更生的機會。另外也會辦一些親子活動,例如小小樓管的活動,邀請小朋友實地體驗服務業,餐廳跟服飾業在開店前準備的東西,讓小朋友實地參與,可以把概念帶回家,幫媽媽做家事,體會媽媽的辛苦與付出,也會針對老年人或是外國朋友或是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規劃一些適合他們的活動,包括孕婦,也會辦媽媽教室等等活動。

他表示,家樂福打造一個多元化環境,集合購物、休閒活動、公益、教育等各種元素,讓民眾來到這裡不只是消費,還可以參與環保、做公益等有意義的事,這也是企業回饋當地,對社會的責任。

街頭藝人陳建璋來自單親家庭,四歲時因車禍傷及脊髓以及腦部,下半身癱瘓致使行動不便,父母離異後由母親獨力扶養,雖然身障,他依然很努力的自力更生。

所幸家樂福安排了中區幾家分店讓他前往,他滿心的感謝家樂福,也謝謝眾多的有愛心的民眾,伸出援手買造型氣球,給他機會,他衷心的感謝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他說:「誠心感謝您!謝謝大家!謝謝家樂福!現在才有比較安定的生活。」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