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可思議的木雕

別以為這是腐朽的木頭 是刻有550個人的立體清明上河圖

【大紀元2017年12月13日訊】原以為這只是一塊腐朽的巨大木頭而已,沒想到⋯⋯

木雕鉅作《清明上河圖》立體呈現,相當壯闊豪邁,堪稱曠世鉅作!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被稱作是最長的雕刻。

木雕鉅作《清明上河圖》立體呈現,相當壯闊豪邁,堪稱曠世鉅作!(視頻截圖)

這個木雕作品描繪了宋朝人的生活,比畫作還要驚人。

這個木雕作品描繪了宋朝人的生活,比畫作還要驚人。(視頻截圖)

裡面有超過550個人物雕刻,還有建築物、小橋、船隻、植物、動物等精細雕刻,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裡面有超過550個人物雕刻,還有建築物、小橋、船隻、植物、動物等精細雕刻,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視頻截圖)

每一個小細節,都能看出藝術家的良苦用心、耐心,把宋代京城的繁華濃縮在這個木雕裡,把中國畫的美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每一個小細節,都能看出藝術家的良苦用心、耐心。(視頻截圖)

雕刻的技藝高超,用巧奪天工也不足以形容啊!

雕刻的技藝高超,用巧奪天工也不足以形容啊!(視頻截圖)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責任編輯:茉莉

立體版《富春山居圖》紅木雕刻重現國寶風采

 

元代畫壇宗師黃公望為常熟人,創作《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目前展出「立體版」《富春山居圖》展期至3月27日止。(苗栗縣政府)

【大紀元2016年03月14日訊】《富春山居圖》是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國寶級畫作;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目前展出「立體版」《富春山居圖》,是由兩岸20餘位雕刻工藝大師聯手,歷時半年將《富春山居圖》以紅木雕刻的形式合璧展示,在長11.15米,寬0.45米的整塊緬甸花梨木上,以傳統技藝再現傳世名作的磅薄氣勢。

元代畫壇宗師黃公望為常熟人,晚年創作《富春山居圖》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作,清朝期間傳至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因他太過喜愛竟焚畫陪葬,經其侄子從火中搶救仍斷為2段,前段較小,長約51.4釐米,名為「剩山圖」,由大陸浙江博物館收藏,後段較長,約636.9釐米,名為「無用師卷」,珍藏於臺北故宮。

元代畫家黃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圖》局部。(網路圖片)
元代畫家黃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圖》局部。(公有領域)

2011年6月至9月,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了「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萬眾矚目,轟動一時,兩岸三地眾多書畫愛好者見證了該畫卷前後兩段在分離360年後首次合璧的歷史時刻。

臺灣苗栗縣政府與中國大陸常熟市黃公望研究會結合民間企業及兩岸木雕師,由「常熟東方紅木家俱有限公司」斥資新臺幣約1,500萬元,從緬甸購得「千年花梨木」,經過兩岸20多位工藝師傅花了半年時間通力合作,終於將完整的《富春山居圖》以木雕方式呈現。

東方之美——《富春山居圖》紅木雕刻暨三義木雕協會采風展目前在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其中的「立體版」《富春山居圖》長11.15米,寬0.45米的整塊緬甸花梨木上,以傳統技藝再現傳世名作的磅薄氣勢。(苗栗縣政府)
東方之美——《富春山居圖》紅木雕刻暨三義木雕協會采風展目前在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其中的「立體版」《富春山居圖》長11.15米,寬0.45米的整塊緬甸花梨木上,以傳統技藝再現傳世名作的磅薄氣勢。(苗栗縣政府)

苗栗縣長徐耀昌指出,《富春山居圖》讓人大開眼界,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出至27日,絕對值得前來一看,歡迎全國民眾前往參觀。

東方紅木公司總經理姚向東表示,「千年花梨木」已經珍藏十幾年,這一次用來雕刻《富春山居圖》,木雕師採用「透雕、鏤雕、陽雕、陰雕」等不同技巧,不但要重現《富春山居圖》高逸瀟灑、平淡而華滋的樣貌,更希望「永遠保存下去」。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