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風箏達人馮燦煌新作 匠心幻龍翱翔文昌街

匠心幻龍裝置藝術。(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人氣: 11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7月11日訊】 (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盛夏的傳藝文昌街,多了最新的「匠心幻龍」,是特技風箏也是大型裝置藝術,盤踞在文昌街上綿延長達一百公尺長,由宜蘭在地特技風箏藝師馮燦煌親手打造,搭配文昌街兩側牆柱的噴霧,彷若龍王破雲而出,相當吸睛。

「匠心幻龍」綿延在文昌街上,可說是傳統風箏手藝與現代科技的結合。龍身以傳統藍色水紋飾意喻白龍王乘風破浪而來,身體中央近百片直徑60公分的圓形彩色鱗片,每個鱗片又由六塊彩布拼成,都是風箏師傅馮燦煌連續幾天不眠不休親手縫製而成。除了鱗片作工精細,馮燦煌對龍頭細節之講究可說到了龜毛的地步。為了讓這件裝置藝術能耐久,馮蔡煌特地選用碳纖維取代竹條;塗在龍王臉上的壓克力顏料來回調色八次,才調出理想中溫潤的米黃;而一般龍頭牙齒通常只做上排,但馮燦煌足足為這個龍王頭做了30顆牙,一顆一顆手工切割,而且將龍頭上下顎壓住,上下排牙齒居然完全可以緊密咬合分毫不差。

馮燦煌的風箏手藝完全自學而來,年幼就對放風箏改造風箏具有濃厚興趣。電機科畢業後他到電池廠工作,認真打拚升到課長,25歲那年辭掉工作,跟朋友合夥做海鮮生意,未料跌一大跤把積蓄都賠光。四顧茫茫,馮燦煌想起幼時和爸爸叔叔一起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想起自己當爸爸之後親手設計風箏帶孩子到公園放著玩,路人驚喜又欽佩萬分的眼神……於是鼓起勇氣重新振作,擅長裁縫的妻子也全力相挺,兩人同心製作特技風箏,並成立公司命名「三馬」,二馬來自馮,另外一馬就是妻子的姓氏馬。

「三馬風箏」成立已三十年,不僅研發「多向飛行十字風箏結構」、「穩定飛行折合式風箏」等專利;2003年受邀至美國蒙大拿州「國立歷史博物館」風箏教學、演講與表演展示,更因此登上當地報紙頭版,CNN也來採訪這位出身臺灣宜蘭的風箏達人。

匠心幻龍裝置藝術。(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匠心幻龍裝置藝術。(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匠心幻龍施工側拍 。(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匠心幻龍施工側拍 。(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