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川普號召力發威 郭台銘領軍 台商來美設廠

人氣: 73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07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綜合報導)今年6月下旬有84家台商參加美國最盛大的投資高峰會,這是台灣有史以來參加該會的最大團。台商積極響應川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估計赴美投資可能超過新台幣1兆元。

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在1月的就職演說上強調「美國第一」,誓言為人民找回工作與財富,並要讓製造業回流。川普7月7日在白宮公布的週例講話視頻中提到:「作為總統,我的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復興美國製造業,讓它回到歷史上的黃金期。」

美國副總統彭斯近期出席美國製造業協會(NAM)峰會時表示,數十年來,大量美國企業在海外辦廠,把工作帶離美國。今年以來,一個接一個的企業開始在美國投資建廠,價值超過數十億美元。「在川普總統的帶領下,美國製造業的黃金期回來了。」

84家台商參加美國最盛大的投資高峰會

台灣《商業週刊》報導,6月下旬,全球兩千多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參加美國最盛大的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Summit),台灣共有140人、84家廠商參加,人數為全球第二多,僅次於中國大陸,超越日本。

但以人口比例看,最積極響應川普政策的正是台灣。目前鴻海總裁郭台銘、台塑總裁王文淵、義聯總裁林義守三家重量級企業,對美投資合計逾新台幣9,000億元。

一位參加美國高峰會的台廠主管說,現在中國要地沒地,要人很貴,設廠優惠條件也縮水。台廠因中國經營環境惡化,陸續撤出中國。波士頓諮詢團隊(BCG)的報告指,美國與中國的工資差距日漸縮小,現在大約只差3到5倍。

若比較「總稅率負擔」,包括所有稅金與雇主幫員工付的勞健保等,在美國設廠,每賺1元,要繳44%的稅;中國工資看似低廉,但算上五險一金,每賺1元得繳68%的稅,比美國還高。

台灣評論家朱學恒在劉寶傑主持的《關鍵時刻》節目中表示,台商除了鴻海、台塑、義聯外,華碩、復勝、台積電、喬山、上銀、宏遠、勤美、聯強國際等都要進軍美國,因為美國的工業用地、用電都比台灣便宜;台商也不用擔心工業用水,在美國五大湖區的水資源也用不完;雖然美國製造人力平均成本比台灣貴,但工業4.0時代(結合自動化生產、機器人、物聯網等)用人少降低成本。

朱學恒說,川普上任後,營所稅可望由現行的35%,調降至15%,這增加台商赴美布局的誘因。他舉例,義聯到美國設廠生產鋼鐵,可直接透過軌道運輸送到全美各地,既沒有反傾銷稅,也沒有報關問題,運輸成本低廉,省下很多成本。喬山到美國生產,變成美國本土廠商,可以成為美國國防部的供應鏈。他表示,台商在美國當地生產,可以擁有整個美國市場。

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郭台銘選擇落腳賓州設廠,原因在於當地有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美國國家機器人的工程中心,鴻海與這兩個單位共同研發機器人的成果非常好,而且卡內基梅隆大學擅長大數據的研究,有利於郭台銘的製造生產。

他說,喬山要到威斯康辛州去設廠,因為那裡有全美運動研究最好的威斯康辛大學,可以研究、了解最新的運動趨勢。

黃世聰說,宏遠在北卡設廠,因為那裡有全美紡織研究最頂尖的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當地有最頂尖的人才,可以升級製造技術發展無人化工廠,美國是非常好的投資國家,也是台商非常好的發財機會。

《2016年全球競爭力指標報告》:美國將在2020年排名世界第一

據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報導,勤業眾信客戶、產業與市場負責人洪國田表示,台商可考慮前往美國布局的產業,是以美國為終端市場的需求,並可導入高度自動化生產的產業,比如說工業電腦、工具機,紡織業、汽車零組件等。此外,石化產業也因為美國鬆綁能源法規,帶動相關產業成長,石化燃料業赴美投資誘因也跟著提高。

根據美國勞工局、BCG的資料顯示,美國的製造業成本指數為100,遠低於法國、澳洲的130,也略低於波蘭的101與南韓的102。此外,2008年以來,美國開採大量油頁岩,美國的電價已經下降高達5成,有利工業4.0推廣,便宜電價,十分有利。

勤業眾信的《2016年全球競爭力指標報告》指,美國在12項競爭力要素中,將在2020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製造綜合競爭力第一名的國家。川普預計在10年內,增加2,500萬個就業機會,並重回4%GDP成長。

洪國田表示,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保有優勢,先進製造技術、先進材料與預測分析等領域均領先世界,台商要前往美國,就應該加速導入智慧、節能及工業4.0以做好布局。#

責任編輯:李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