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幽默版「澳洲十大價值觀」 你知道幾條?

澳洲國旗(Cameron Spencer/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8年01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頌恩悉尼編譯報道)1月26日的澳洲國慶日即將到來。雖然近年為土著人鳴不平而引發的爭議之聲越來越多,但澳洲從建國、發展至如今的繁榮,菲利浦船長與一眾外來移民的貢獻功不可沒。百餘年間,澳洲人遵循著平等、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共同維護著這個美麗的家園。

澳洲總理特恩布爾去年宣佈對澳大利亞公民資格標準進行修改,以更加重視澳大利亞的價值觀,並宣稱「為澳大利亞價值觀而奮鬥」是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希望看到的。

一位澳洲作家Ben Pobjie則藉此契機,詼諧地調侃了澳洲人一把,他總結出了幽默版的「澳洲十大最具價值的價值觀」,這些自嘲讓人們在了解澳洲風土人情的同時,也更加感受到澳洲人的可愛幽默。

一  綠地上的「禮物」

你可以隨意帶走草地上你想要的物品。

世世代代的澳洲人都被教導要珍視這樣一個原則:將不需要的物品丟棄在門前的草地上,例如廚房用的小電器、遊戲機、或是沙發,任何碰巧經過的人都可以把他們看中的東西隨意帶走。

市政府或許有其它的規定,但當有機會時,將陌生人不需要的物品再利用是一個重要的澳洲價值觀,也是澳洲人在保持著的傳統。

二  打車這件事

在美國電影和電視節目中,常看到人們跳上出租車後坐在了後座上。澳洲人會感覺怪怪的,那是因為澳洲人一定會坐在司機旁邊的副駕駛位上。

澳洲人會認為,這樣纔是正確的。因為澳洲人每天都以平等的理念生活,尤其是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看上去好像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三  反對還是敬重權威?

澳洲人堅定地稱自己為反權威主義者。每個澳洲人的道德義務就是經常大聲地宣佈自己是憎恨權威的人,並且還把自己定義為具有叛逆精神又有自由奔放天性的人。

然而,要成為真正的澳洲人,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把這些聲明付諸實踐:真正的澳洲人會用狂熱的激情尊重掌權者,並要求嚴厲懲罰那些不服從權威的人。衹要做這些要求的同時,義正言辭地表明我們有多麽反權威主義,就不會影響我們的「澳洲性」。

四  民主香腸

2016年聯邦大選時在Gosford的一個投票點,選民在享用香腸。(Photo by Tony Feder/Getty Images)

澳洲人認為在選舉日提到香腸是件很搞笑的事。投票站一定要滋滋作響的烤香腸,這或是獨一無二的澳洲價值。

因為每到選舉日都會有烤香腸的事情,漸漸地烤香腸也成了選舉日活動的一部分了,這現象就被戲稱為「民主香腸」。

“民主香腸”是每個人在選舉時都時時刻刻掛在嘴邊的詞句,而且每次提起的時候,內心深刻地相信這是24克拉的幽默詼諧。

五  癡迷體育運動

在布里斯本舉行的2017年英式橄欖球聯盟世界盃決賽時看台上的觀眾。(Photo by Jason McCawley/Getty Images)

澳洲人自認為澳洲是這個地球上最癡迷體育運動的國家。無論你真的熱愛還是厭惡體育運動,所有澳洲人都一致地相信這點。

澳洲人認為沒人能像他們這樣熱愛體育運動的想法是個很棒的澳洲價值。換句話說,澳洲價值就是從來沒有聽說過NBA、NFL或足球的存在。好像井底之蛙,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沒有他們這麼熱愛體育。

六  熱愛(電視)民主

獲得2017年洛基獎最佳個人獎的Samuel Johnson。 (Photo by Scott Barbour/Getty Images)

澳洲人熱愛參與民主,最能體現這點的就是著名的娛樂獎項——洛基獎(The Gold Logie)的評選。因為該獎項是全民投票選舉產生的,而不像奧斯卡、金像獎是少數人評出來的。

所以,任何人都有獲得洛基獎「最受歡迎人物」的可能,無論他的能力、成就、還是他們當年是否出現在電視上。衹要能獲得民眾的選票,就能得獎——沒有哪個國家在 「最受歡迎人物」 評選過程中如此大動干戈。

在政治上,澳洲人或許會糾結,但在電視頒獎典禮上,澳洲人對民主的熱愛不容置疑。

七  厭惡還是熱衷?

澳洲人「受不了」美國文化,澳洲人是個「驕傲」的民族,堅決抵制美國文化的「侵入」,除了音樂、電視、電影、服裝和食物之外,我們「拒絕」美國的空虛的魅力。

八  創意 ?需要嗎?

澳洲人對於創意、想像力深表懷疑。每到體育賽事中為國家隊喝彩時,澳洲人簡單的一句「Aussie Aussie Aussie! Oi oi oi!」(澳洲澳洲澳洲!哦哦哦!)就對付了,成為「永恆不變的經典」。

就連國旗都是照搬了英聯邦的旗子,貼在一幅(含著南十字星的)天空的背景上。

澳洲人的內心裡並不鼓勵創造力,任何人如果能夠想像未知的東西,夢想未知的事物,都很難在這個社會過得舒適。從流行音樂到酒吧裏的意面,澳洲人驕傲地呆在框框裏。其它國家可以忙著突破框框,但澳洲人可不。

九  值得請假的理由為什麼這樣多?

澳洲人認為請假是「天賦人權」,請假的理由也不拘一格。

澳洲人不去上班的理由包括:宗教節日、歷史紀念日、夾在週末和宗教節日或歷史紀念日之間的工作日、宗教節日或歷史紀念日到來前後的工作日、非真實的女皇生日(英聯邦國家通常自己定個日期,並將這天作為公眾假日,並不是真的女王生日)、一場賽馬(每年的墨爾本盃)、明天有場球賽、感覺不太舒服、昨晚睡的太晚、沒趕上火車、需要剪頭髮、發現今天天氣很好適合去海灘、早晨吃的太飽以及失業。

沒有哪個國家像澳洲人這樣能想出各種各樣的理由逃避上班,因為沒有哪個國家如澳洲人一樣值得給自己放過假。這或許是澳洲人擁有慵懶氣質的原因所在。

十  特立獨行?

「Larrikins」是一個澳洲俚語單詞。意思是「不循規蹈矩、特立獨行的人」。即使沒人懂,但澳洲人絕對明白其中深意,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就是Larrikins。

責任編輯:簡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