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黑熊偷吃蜂蜜 蜂農的反應很窩心

人氣: 521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北報導)不只小熊維尼,臺灣黑熊也愛吃蜂蜜,東部臺灣黑熊教育館發表一部紀錄片,一頭毛色亮麗的黑熊偷吃蜂農的蜂蜜,善良的蜂農發現後非但沒有生氣,還感到相當幸運與興奮,這部影片在網路上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被稱為「黑熊媽媽」的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所長黃美秀也稱,「人們的正確認識與包容,決定一隻熊的命運。」

去年10月23日,屏東縣蜂農發現裝有蜂蜜的蜂箱遭到破壞,起先認為兇手是不肖人士,並在蜂箱附近架設3台自動攝影機,打算蒐證抓兇手。

而只經過一個晚上,就有所收穫,他們發現原來兇手是一頭毛色亮麗的雄性臺灣黑熊,蜂農當下卻完全沒有感到生氣。

蜂農指出,他們團隊有5人,其中有2人打趣的表示想申請國賠,但他們其實感到相當興奮,沒想到迎來的是台灣的稀有物種。

蜂農說,他超級興奮的,希望臺灣黑熊能夠被保留下來,可以在政府有系統的計畫下,獲得延續生命的機會。

研究團隊指出,事實上黑熊相當怕人,過去很少與民眾發生衝突,而這頭黑熊即使在晚上前來吃蜂蜜,表現得也相當戒慎恐懼,而發現人類移走蜂箱後,就沒有再度出現。

「有熊出沒!! 其實很令人期待,但也令人驚恐,情況依發生地點而異」,黃美秀說,因為一旦黑熊出現在人類聚落附近,不僅危機伺服,有時不免會出現村民因為害怕或基於其他動機,而主動尋熊獵殺的的情況。這對於已經日益稀少的物種而言,無益於是雪上加霜,也成為台灣黑熊保育最重要的挑戰之一。

黃美秀說,在人與動物的互動關係發展上,人類和大型食肉動物之間就存在著各種衝突,但由於近年來台灣黑熊的數量稀少且畏人,若撇開熊被人獵殺的情況不談,黑熊危及人的生命或財產損失的紀錄可謂十分罕見。

黃美秀說,動物的行為習性時常與所處環境有關。在台灣,黑熊習性機警且隱蔽,大多對人類採取趨避的反應。通常會避開人類活動頻繁之處,除非該地有特別吸引黑熊出現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食物。因此,只要在預期黑熊不該出現的地方,能夠徹底斷絕可能的食物來源,黑熊通常便不會持續出現了。

黃美秀說,很欣慰這樁黑熊難得造成的「農損」,在幸運地遇到一位愛善心蜂農的通報,並且願意接受和配合專業的建議,最終得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衝突,而大黑熊也得以速速遠離靠近人類聚落的養蜂場。

黃美秀說,事實上,對於大型食肉動物(如熊)的正確認識和包容性,是建立人—獸雙贏局面的關鍵,也是基礎。因此,除了須建立對台灣黑熊正確的認識之外,透過通報系統尋求及時的專業諮詢,將有助於確保人熊平安。

黃美秀說,新的一年,期待這樣的「熊愛」故事,能夠溫暖每一個人的心,也能慢慢在福爾摩沙島上散布開來。那時,台灣就真的是人熊共存的幸福有熊國度了。

責任編輯:李世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