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富豪 仗義疏財 濟民助國

宋寶藍 整理
劉氏慷慨疏財,濟民助國,還成就了一樁奇聞。(素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7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秦帝國有一位傳奇的女富豪——寡婦巴清。她既是秦始皇敬重的貞婦,還是歷史上第一位富可敵國的女商人。她的一生所做的事情轟轟烈烈,助成秦始皇陵,又仗義疏財,捐資修建長城。宋朝也有一位仗義疏財的寡婦——劉氏。她的名聲和富貴雖然比不上巴清,卻也慷慨疏財,濟民助國,還成就了一樁奇聞。

宋朝宣和年間,朝廷收復燕京後,由於軍費耗竭,於是朝廷下令,百姓要向政府繳納免役錢(百姓免除勞役,改納「免役錢」,由官府募人充役)。

劉氏是海州懷仁縣楊六秀才的妻子。楊六死後,家裡只剩下劉氏和一子相依為命,好在家境比較殷實富足。劉氏聽說官府催徵緊急,不少貧窮的百姓無財可納,於是劉氏懇請縣府,以家財十萬緡(宋時一緡相當於七百七十文錢)代替貧戶繳納。

宋朝錢幣。(As6022014/Wikimedia Commons)

縣令一聽,這是大好事,欣然同意。於是調派人手前往劉氏家,一連幾天才運完十萬緡。劉氏家的七間庫房也就全都清空了。劉氏清掃庫房,準備設案供佛三天三夜。

清理完畢後,第二天早上一看,劉氏驚奇地發現屋子裡竟然堆滿了錢財,正好十萬緡,而且全都是用紅麻繩繫成一貫一貫的,每五緡作一個辮,辮頭還都掛著一個小木牌,上面寫著「麻青」二字。

凡是看到的人都大吃一驚,誰也不知怎麼回事。有一個人提醒道:「我聽說青州有一個麻員外,家裡非常富足,號稱麻十萬家,難道是神明將麻家的錢全都運到這裡了?」

劉氏悄悄地派人前往青州,尋訪麻家。果真有麻氏其人,麻家三代富裕,其祖上以錢十萬鎮庫,一直沒有用過。不料,這些錢一夜之間全都消失了,不知去哪兒了。劉氏派專人捎去書信,殷切地問候麻氏,並請他派舟車前來取錢。

麻氏聽聞消息,驚訝地感嘆良久,說:「我們麻家的福分消退了,錢歸於有德之人,這也是上天所授,上天的意思。今天我再去取回錢,既違天理,也非人情,我實在不敢去。」

劉氏知道不能強人所難,說道:「我既然誠懇地捐錢,以助國用,怎麼還能有其它非分之想呢。」於是,她將十萬緡錢財全都送給貧民,或用於資助修建佛院道觀廟宇,一分也沒有留在家裡。儘管散盡家財,上天似乎對劉氏青睞有加,不出幾年,她的家裡依然很富裕。

這則故事裡,散財的劉氏認為錢財是上天所賜。慷慨的財富觀,利他的心地,終能結出富貴的碩果。@*#

美麗的古寺廟在海邊,中國(fotolia)
劉氏將十萬緡錢財全都送給貧民,或用於資助修建佛院道觀廟宇,一分也沒有留在家裡。(fotolia)

事據《春渚紀聞‧二富室疎財》卷02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家一生,無時無刻不在救助那些危急無助、束手待斃之人,即使是皇帝的仇人,朝廷的欽犯,朱家也無所顧忌。
  • 清代乾隆年間,紫莊出了一位俠士李越尋。李越尋少年時讀過書是縣裡秀才,他很想繼續考取功名,無奈家境貧寒,所以到了壯年,他不得不放棄科舉應試,留在鄉里做工為生。他經常參與鄉村的大小事情,以仗義執言、鋤強扶弱的俠義行為,受到鄉里百姓的信賴,連縣裡也知道他的大名。
  • 前有個寡婦,她生了很多子女,他們家境貧寒,全都靠寡婦一人辛苦的維持家計.....
  • 點入看影片完整版…
  • 明朝正德初年,有一位王姓商人,是安徽人,已經年過三十還沒有子嗣。他的姑父擅長相面術。有一天見到王某,其姑父面露憂愁之色,對他說:「你到十月應該有大難,不能夠逃脫,怎麼辦呢?」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根據《玉壺野史》卷一記載,曹彬滿周歲時,曹家舉行了慶生宴會。曹彬父母把上百的玩具和器物全都擺在宴席上。眾人也都好奇,小曹彬能抓到什麼呢?
  • 故事中的漁民救人不圖名、不圖利、不圖報,既幫淹死鬼修成了正果,自己因救了三個人積了很大陰德。自從淹死鬼做了土地神,漁民就再也不打魚了。而漁民也得到了福報,在神佛的護佑下,不管災年豐年,他家的莊稼年年豐收,家中事事順利,家境也慢慢富裕起來,他活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