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倫敦的世紀畫展—《查理一世:國王和收藏家》(上)

若涵

提香(c. 1488/90-1576),《 以馬忤斯的晚餐》,c. 1534, 油畫,169 x 244 cm ( 巴黎盧浮宮提供Photo © RMN-Grand Palais (musée du Louvre) / Stéphane Maréchalle)
人氣: 33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3月13日訊】2018年初,在倫敦市中心的主要街道與地鐵裡,可以看到一幅英國貴族的半身畫像海報。略帶憂鬱的臉孔,看似贏弱的身體被包裹在錦緞蕾絲製成的華服之下,他就是17世紀時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

喪命於斷頭臺的人生結局,使他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王室人物。就是這樣一位挑起英國十年內戰的國王,卻非常鍾愛藝術畫作。他在統治英國時期所收藏的作品之多,可以說達到了歐洲君王中鮮有人超越的境界;也在英國藝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而懸掛於倫敦街頭的巨幅廣告就是有關這位國王的作品收藏展。在查理一世逝世近四百年後的今天,他那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收藏第一次被重新蒐集起來,向公眾展出。這是英國王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在建館250週年之際為英國傳統藝術的一次獻禮。

籌備三年 大師作品匯聚

三個月的展覽,耗時三年籌備,140幅畫作中,有89幅來自當今的王室,其中大部分收藏於英國女王的私人住所白金漢宮;一些無價之作由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提供,如法國盧浮宮、西班牙的普拉多博物館;還有私人收藏者的貢獻。主辦方要一一說服原畫的擁有者,借出各家的私藏珍寶來成就這次展覽,蒐集過程實屬不易。

魯本斯(Rubens)、倫勃朗(Rembrandt)、提香(Titian)、凡代克(Van Dyck)、委羅內塞(Veronese) 和丁托列托(Tintoretto)……這些17世紀歐洲繪畫大師的作品匯聚一堂。此次藝術展,無論從規模還是從藝術影響來講,都可說是史上的第一次,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最後一次。

剛剛開始拿起畫筆,學習傳統繪畫的我自然對此心馳神往。這不只是一次藝術的觀賞,更是了解英國藝術歷史的契機。要看懂整個展覽,無法繞開查理一世的一生, 以及17世紀英國紛亂的政局。

安德里亞.曼特尼亞(Mantegna),《凱撒的勝利》其一, c. 1485-1506,油畫,269.5 x 280 cm( 王家收藏基金會/ ©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18)
安東尼.凡.代克 (1599-1641), 《查理一世三面像》,1635-36,油畫,84.4 x 99.4 cm
( 王家收藏基金會/ ©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18)
安東尼. 凡. 代克 (1599-1641), 《亨得里克· 洛侖茲女王與傑弗里 哈德森爵士》,1633,油畫,219.1 x 134.8 cm( 國家藝術館,華盛頓)
小漢斯· 霍爾拜因(c. 1497-1543), 《安妮· 克蕾莎克莉》,c. 1526-27, 紙質黑色與彩色
炭筆畫,37.2 x 26.6 cm( 王家收藏基金會/ © 女王伊麗莎白二世2018)

⎾世界上最愛畫的王子⏌

查理一世三歲的時候,父親詹姆斯一世登基;他的哥哥在他12歲的時候因病去世,這使得查理一世成為了王位繼承人。儘管那時的倫敦已經與歐洲大陸通商,並有很多宗教信徒遷移於此,但英國王室的藝術品,至少在斯圖亞特王朝統治初期,還是以高高掛在牆上的王室肖像畫為主,此類畫像中,國王與王后的穿著皆是綴滿珍珠與鑽石的厚重華服,可謂珠光寶氣,相比表現美來說,這些華貴得誇張的禮服更多的是在彰顯王室的權威。

查理一世在23歲的時候前往馬德里,意與西班牙公主結親,這是他人生中第一場長途旅行。雖然這場聯姻並沒有成功,但查理一世在馬德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視覺文化洗禮。

那裡匯集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影響下的畫作。提香(Titian)、委羅內塞(Veronese) 、丁托列托(Tintoretto)、喬爾喬涅(Giorgione)……這些繪畫大師們運用色彩與光創造出具有人文戲劇性和人文關懷的作品,這在當時被稱作⎾Poesie⏌, 等同於⎾視覺上的詩歌(poetry)⏌。

查理一世從西班牙國王那裡獲得了人生第一幅收藏。他對藝術收藏的熱情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Rubens)說查理一世是⎾世界上最愛畫的王子⏌。離開馬德里後,查理一世隨即前往世界的藝術中心法國,之後是荷蘭、比利時還有盧森堡。帶回了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所畫的掛毯《使徒行傳》(The Acts of the Apostles)和眾多珍品。

歐洲大陸最傑出作品

在當上英國國王兩年之後,他花了£18,000(相當於今天的四百萬英鎊),從當時赫赫有名但卻瀕臨破産的意大利貴族世家貢紮加(Gonzagas)那裡買回了大量大師級的作品,其中包括歐洲大陸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凱撒的勝利》(The Triumphs of Caesar), 出自意大利北部第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曼特尼亞(Mantegna)之筆。

這部作品由九個巨幅畫作組成,描繪了在凱撒的帶領下,一眾羅馬軍隊遊行慶祝戰爭勝利的情景。這是當年議會首領克倫威爾在變賣查理一世的收藏時,唯一一部沒有賣掉的作品,使得這九幅畫得以保留在英國,收藏在倫敦的漢普敦宮中。在此次展覽之前,九幅畫被悉數運出,王家藝術學院單獨拿出了一個展廳來容納展出這九幅真跡。

《凱撒的勝利》創作完成於1492年,以蛋清繪畫技法繪製。站在這些畫作之下,仰頭觀望,不禁感歎時隔500多年,畫布上的人物與紋理依然清晰:歡騰的人群與馬隊,雀躍的喇叭吹奏者,氣勢壯觀的象群……同時也會感歎,這裡的每一幅畫背後都會牽出一段悠長的故事,一幅畫貫穿古今:凱撒盛極一時的羅馬大軍、文藝復興時的畫師因描繪凱撒凱旋而人盡皆知、意大利富豪家族的落寞成就了英國國王的部分藝術收藏……時光如斯,畫卷依舊。站在展廳中的我只能深深感激今天的策展人。(未完待續)

英國王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 of Art:

Burlington House, Piccadilly, Mayfair, London W1J 0BD ◇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