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阻生齒作怪 門牙躲起來了

高醫齒顎矯正科醫師鄭戎軒建議小朋友從乳牙長出後,養成至少半年看牙的習慣,才能盡早發現問題。 (方金媛/大紀元)

人氣: 21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我家小朋友的乳牙都掉了,門牙怎麼玩起躲貓貓,一直沒長出來?」這是在齒顎矯正科門診中常聽到的問題。

高醫齒顎矯正科醫師鄭戎軒說,阻生齒就是該長出的牙齒未長出,先天性因素有牙胚生長位置偏斜,或上顎或下顎骨狹窄導致牙齒無法順利萌發;後天性因素則是有乳牙早期脫落,導致恆牙臼齒先往前方萌出,擠壓了原本該有的恆牙小臼齒萌發空間,或因外傷而使恆牙牙胚萌發異常。

常見的牙齒阻生機率依序是下顎智齒,犬齒以及正中門牙。正中門牙阻生齒發生的機率為0.06%~0.2%,其原因是外傷和多生牙。臨床診斷可藉由不對稱的牙齒萌發順序的判斷,或是乳牙延遲不脫落,在門診也可以藉由牙科影像的X光片或者是牙科錐狀束電腦斷層掃描來確定阻生牙的原因和位置。

門牙阻生牙的治療,若恆牙和骨頭有沾黏,就要考慮拔除;若因為乳牙延遲脫落導致埋伏阻生,則需將乳牙拔除,再觀察恆牙有無萌發,之後再考慮齒顎矯正治療。

鄭戎軒說,阻生牙好發於兒童6至10歲長大小臼齒時,建議小朋友從乳牙長出後,養成至少半年看牙的習慣,才能盡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他說,門診中阻生牙病例愈來愈多,可能與現代人食物精緻化,少咀嚼,因而影響顎骨的發育。他建議家長應多給孩童攝取較堅硬的水果,增加咀嚼機會,讓換牙過程較順利。◇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