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智庫報告示警 稱中國恐出現金融恐慌

人氣: 866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6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綜合報導)中國經濟面臨「內憂外患」,除了面對美中貿易戰的壓力之外,還可能出現金融恐慌。中共國家級智庫「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撰寫一份名為「警惕中國出現金融恐慌」的內部報告,在網路上短暫發布後隨即遭刪除。

報告提到幾項重點,包括:一、今年以來,債券違約、流動性緊張、匯率下行和股市下瀉等相繼發生,且有越演越烈之勢,加之美聯儲局加息以及中美貿易衝突呈長期化和高度不確定性,認為目前中國極有可能出現金融恐慌。

二、金融恐慌是一種極端的集體規避風險的行為。恐慌之發生,並非市場上當真出現了大規模的金融風險並日臻惡化,而是廣大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市場前景感到茫然甚至恐懼。廣大市場參與者不約而同地抽逃資金而求自保,將會引致或者惡化金融危機。

三、應對金融恐慌應有大動作,並明確向世人宣示。主要措施包括,第一,立即啟動國務院金融與發展委員會中的應急處置機制;第二,制定預案,及時、果斷處理違約、破產事件;第三,儘快隔絕我國貨幣供給機制與美元、匯率和外匯儲備的關係,為防範不可避免的外部衝擊做好準備。

報告還提到,目前金融恐慌已在中國市場上積聚,包括:一、貨幣信用總量增長乏力;二、企業融資環境偏緊;三、「去槓桿」加「嚴監管」,引致信用債市場違約頻發;四、股市風險再次積累,去槓桿未完成。

報告指出,股市的主要矛盾依然是杠杆資金規模過大,股市裡的杠杆資金規模與三年前大致相當,預計當前股市裡的各類槓桿資金規模(扣除重複計算)合計約5兆人民幣,與2015年股災之前的槓桿資金規模基本相當。

報告稱,當前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內問題不斷凸顯,加之中美貿易戰不斷加碼,新舊因素的結合,很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各行為主體神經高度繃緊,市場風險驟然升高,進而誘發金融恐慌。

報告說,事實上,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出,以及當下正在發生的股市下瀉,均已顯示金融恐慌正在逼近。報告建議,當局應當迅速採取強力措施,防範金融恐慌發生。◇#

責任編輯:昱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