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美中關係緊張 美對台軍售朝向正規化

人氣: 22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8年09月25日訊】美國政府在美東時間9月24日核准新一批次對台軍售項目,這是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上任後第二次對台軍售。學者認為,相較過去包裹方式軍售,這次採個案審查,象徵台美軍事交流朝向正規化。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24日表示,已通知國會,美國同意軍售台灣價值達3億3,000萬美元的武器,其中包括F-16、C-130、F5、IDF經國號戰機及其它所有航空系統所需備件,還有其它相關後勤的支援。對此,總統府感謝,表示讓台灣更有能力確保台海與區域的和平穩定。

美對台軍售3.3億美元 台灣:有助台海和平
美國國務院9月24日批准對台軍售3.3億美元,包括F-16戰機(圖)和其他軍機備用零件,資料照。(中央社)

據中央社報導,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表示,台灣過去的軍售需求只能在特定會議提出,一年約2次。後來在總統馬英九任內,變成隨時都可以提出,透過美國在台協會(AIT)轉給美國行政部門處理,但通常美方收到需求後,都會累積多個項目,再一次通知國會處理,採包裹方式。

他舉例,2017年的軍售項目中包含雷達、飛彈及射控系統,裝備性質涵蓋陸、海、空三個軍種,就是包裹式的軍售。

揭仲說,隨著美中貿易戰發生,美國政府的心態已經改變,這次的軍售僅針對戰機零組件,美方大可慢慢累積後,集合其它的需求一併處理,但卻採取個案審查方式,主要也反映美國政府部門對中國(中共)態度的轉變,代表未來台美軍事交流可能會逐步朝正規化邁進。

台海安全研析中心主任梅復興在臉書撰文表示,前美國總統奧巴馬政府後期都以「化整為零」的方式,將定期必須供售的「維持補保(sustainment)」軍品分割成低於法定通告國會門檻的金額(每批5000萬美元以下),以迴避中國(中共)的壓力。

他指出,此次美方雖然僅出售軍機零件,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重點在於,美國並未依循過去十幾年來的包裹模式,而是改採個別審查、個別通告的原則,意味美國政府將對台軍售,及安全合作推向正常化的勢力獲得有意義的突破,台灣應樂觀面對進一步的正面發展。

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這次軍售項目屬於常態性備品,並非武器、電戰系統,加上適逢美中貿易戰、美國中期選舉,「政治的考量大於軍事意義」。

他說,共軍戰機頻頻繞台,國軍必須隨時做好反制、伴飛,因此出勤成本高、耗損快,即便IDF戰機是台灣製造,但關鍵的組件仍是由美國提供,許多消耗性零件必須向美方訂購,但在這個時間點進行軍售,確實有政治、外交考量,也給外界很大的解讀空間。#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