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園市教育力2018年第4名 教師會;不要迷失

桃園教師會仍提醒不要陷入總分數排名的迷思。(徐乃義/大紀元)

人氣: 39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8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現場教學力,每兩年公布一次的親子天下「縣市教育力」排行,桃園的教育力排名由2016的十名外,躍升到2018年的第4名,桃園市教師會認為,不可不謂極大的進步!桃園教師會仍提醒不要陷入總分數排名的迷思,而是要再回到每一個細向的相對位置,去分析它的意義,進而讓桃園市教育更加進步。

桃園教師會仍提醒不要陷入總分數排名的迷思。(桃園教師會提供)

桃園市教師會指出,四大面向中,除了2016的「弱勢關懷」被2018年的「公平與創新力」取代外,其他三個面向是一致的。「政策領導力」部分,桃園由2016年的第四名,抬升至2018年的第三名;「閱讀力」由五名外,躍升至第三名;「教學力」則沒有變化,都處於五名外,顯然是最弱的一環。

「2016」弱勢關懷與2018「公平與創新力」細向部分,其中「特殊教育經費占總教育經費比率」、「年平均每名身心障礙學生可分得特殊教育經費」、「老師認為縣市長重視弱勢學生教育比率」、「平均身心障礙類特教合格教師比例」等四項,桃園從2016年都看不到別的縣市車尾燈的窘境,一躍而升為五分等第為「4、1、5、5」,除了「年平均每名身心障礙學生可分得特殊教育經費」仍須努力外,其它三項都有顯著性進步。

以桃園市較為落後的面向:「教學力」,其相對應指標有幾個重點,包含校長教學卓越獎的得獎次數、資訊融入教學、公立國中小學師生比、教師校長對於新課綱的理解、教師被觀課的校內外次數、縣市政府鼓勵教師教學創新的支援、縣市政府鼓勵教師由下而上自主研習所投入的具體資源等。以上各項總和起來為縣市五名之外,但這個向度在教學現場上是最能讓學生直接受益的部分,值得市府再多加留意。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張瓊方指出,今年六月引進由全國教師會出版的第一本由教師經驗與角度出發的《觀議課實務手冊》作為輔助資源,除讓教師、校長、家長們能具體理解觀備議課的哲學基礎與步驟,更透過教師間相互的專業同儕對話,將教學現場回歸到「以孩子為學習主題」的主軸。

排名在前段班總是好事,還是要自我省視,切莫掉入降或升一名的思維。簡單而言,桃園雖已經是前段班的資優生,但思考提升弱項,應是本次調查對桃園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責任編輯:尚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