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白矮星冷卻理論獲證實 太陽百億年後變「水晶球」

預料太陽在100億年後,也將硬化成一顆比地球密度大20萬倍的白矮星。(公有領域)

人氣: 402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9年01月24日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9日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天體專家首次發現年老星體在核能耗盡後冷卻的直接證據,星體最終變成有如水晶球的白矮星。預料太陽在100億年後,也將硬化成一顆比地球密度大20萬倍的白矮星。

白矮星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天體之一。它們就像宇宙中的時鐘一樣,其可預測的生命周期有助於科學家以極高的準確度,估計鄰近恆星的年齡。

預料太陽在100億年後,也將硬化成一顆比地球密度大20萬倍的白矮星。(影片截圖)

早在五十年前,科學家就預測白矮星內部的物質會結晶化,但直到現在,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研究人員藉由歐洲太空總署(ESA)的蓋亞(Gaia)太空望遠鏡,才有機會觀測到這樣的過程。

科學家利用蓋亞太空望遠鏡(Gaia Space Telescope),觀察距離地球300光年內的1.5萬顆星體,發現大部分均有冷卻及硬化的跡象,證實半世紀前的理論。據估計,在某些案例中,這樣的過程會使恆星延緩其老化長達20億年。

換句話說,由於結晶化會延緩冷卻的過程,有些恆星的實際年齡可能比人們先前認定的還老幾十億年。而太陽預計在大約100億年後也會變成結晶化的白矮星。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責任編輯:李世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