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融業面臨三挑戰 蔡英文:將成立國家融資保證機制

總統蔡英文29日出席「2019臺北金融科技展開幕典禮」。(總統府提供)

人氣: 3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29日出席「2019臺北金融科技展開幕典禮」指出,面對金融科技的來臨、國際情勢及國內金融業者對新型態融資等三大挑戰,政府要做產業的推手及助手,打造臺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並借鏡先進國家經驗,針對國家重大經濟發展項目,成立國家融資保證的機制。

蔡英文提到,臺灣金融產業發展的成果,不是一蹴可幾。藉這個機會,她要跟大家報告,臺灣積極面對的三大挑戰,以及我們的因應做法。第一,是金融科技的來臨和挑戰。科技創新劇烈地改變金融的各個面向,過去這幾年,金融科技成為產業焦點。

蔡英文指出,政府去年完成立法工作,讓臺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以專法實施監理沙盒制度的國家,今年,金管會已經開放設立三家純網路銀行,並啟動「開放銀行」的策略。我們掌握趨勢,也積極推動發展,明年的科技預算將持續成長,讓臺灣繼續朝數位轉型的方向前進。

蔡英文說,第二個挑戰,是國際情勢的挑戰。美中貿易衝突和香港情勢的發展,都讓臺灣的產業發展遇到新的挑戰和機會。政府有一個目標,要打造臺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及高階資產管理中心。

蔡英文強調,為了鼓勵臺資及跨國企業來臺,進行資金調度,未來四年,將放寬國內分行(DBU)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之間的資金流動限制,降低OBU的開戶條件,並且放寬企業資金匯兌限制,增加外幣資金運用的便利性。

蔡英文提到,金管會已經提出16項,是過去新加坡和香港有,而臺灣沒有的金融商品。未來,將會研議開放這些項目,除了吸引高資產客戶來臺進行財富管理,也希望藉此吸引國際的金融專業人才以及跨國金融機構來到臺灣,提升財富管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蔡英文指出,過去許多臺商都把資金放在香港或是新加坡,進行投資和管理。未來,希望可以透過這些鬆綁,讓臺灣人的資金,可以回到臺灣的土地上;讓臺灣人來管理臺灣人的資金,壯大臺灣的金融產業。

第三個挑戰,是國內金融業者面對新型態融資的機會和挑戰。過去國內金融機構對於投入大型併購、高知識門檻的專案融資、企業全球布局,或海外大型基礎建設等業務,態度比較保守,連帶使這些重要的經濟發展項目,常因為融資問題難以進行,這對金融和產業來說,都是極大的遺憾。

蔡英文說,未來,要借鏡先進國家經驗,針對國家重大經濟發展項目,成立國家融資保證的機制,提供部分保證成數,分擔部分風險來促進融資計畫的成案和成功。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升國內金融服務的專業能力,也可以將國內豐沛的金融資金,導向重大經濟建設。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