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香港教育界促撤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人氣: 13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9年04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心儀香港報導)港府無視本港各界及國際社會的反對,執意強推修訂《逃犯條例》。擁有9萬多會員的教協16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政府當局以台灣殺人案為藉口打開中港引渡之門,強烈反對修例,要求當局撤回草案。

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修訂《逃犯條例》引起廣泛市民、商界和各國駐港機構強烈憂慮,特別是修例後打開中港兩地引渡疑犯的大門,讓大陸政府引渡港人至大陸受審,令人擔憂此舉將嚴重衝擊本港法治、對港人人權和自由的保障,及一國兩制。國際社會也認為,修例會衝擊香港的法治社會形象,國際聲譽亦會受損。

 前立法會議員張文光直言自己退任已7年,首次出席教協的記者會,因為覺得事態嚴重。「我是極少聽到一個那麼巨大的法律轉變、法治的轉變,用19日的諮詢,然後用極有限的時光在立法會裏邊強行通過。在過去的立法(局),即使港英時期很多委任議員在的日子,都匪夷所思。」他形容做法是「大開倒車」、難以想像。

他續指,香港各界都對修例感到憂慮,尤其是香港工商界和國際企業非常熟知中國的商業運作,當中有許多行政和法律、人治和法治之間的潛規則、灰色地帶。「這個灰色地帶有時是法隨人轉,而香港怎麼能夠依從一個法隨人轉的法律體系,與它進行引渡或者移交所謂逃犯呢?這個就是他們恐懼的來源。」他表示,《逃犯條例》打開了香港的法律缺口和通道,即使涉及的罪行由46條減至37條,大家仍「有排驚」。「就等於在香港法制上邊高懸一把刀,不知幾時下來,不知落到誰身上。」張文光並反駁港府的說法,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謂的漏洞是當年刻意留下的「軟屏障」。「當時大家是講得很清楚,基於兩地的法制的差異,甚至不好聽一些,人權的差異,是故意留下這個軟的屏障,這個並非漏洞。當年的建制派都有參加這些會議,大家都知道不做。」他又指過去有一些香港的罪犯,由大陸在羅湖橋送過來香港,但沒有由香港送過去的,質疑港府今日要修例是「愚不可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