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花16億收購稻穀 台農委會主委:很值得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今年第1期稻作收穫期將屆,台農委會4月24日宣布新輔導措施多樣化,包括有效調節市場供需、活化公糧運用、規劃濕穀調運,及推動水稻田區耕作制度轉型等。其中編列16億元收購公糧,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從政府支出跟收益效果來說,很值得。

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說明,國內稻米供過於求,1期稻作稻熱病疫情頻傳,糧商收購意願受到影響,稻農收益受損,祭出有效調節市場供需,如1期作公糧收購,將依照各縣市近年稻穀每公頃平均產量加計10%,扣除計畫、輔導收購量後,剩餘數量全數以公糧、餘糧價格收購。

他表示,以每公頃平均產量7,000公斤為例,每公頃收購數量上限為7,700公斤,當地每公頃計畫收購2,000公斤、輔導收購1,200公斤,餘糧收購數量則由原本3,000公斤,提高至4,500公斤。

陳吉仲指出,今年第一期稻作,政府的公糧收購中的餘糧收購不受每公頃3000公斤的限制,依照各縣市近年稻穀每公頃平均產量加計10%收購餘糧,讓稻米市場價格穩定,確保農民收入,預計投入16億元經費,可望增加收購7萬公噸,配合水資源競用區輪灌制度和二期稻作轉作景觀作物措施,水稻面積會逐漸調整減少,預估希望減少2萬到3萬公頃。

全世界僅剩台灣還進行稻米保價收購,一年需要花100億元公帑,外界已經要求檢討公糧政策,如今餘糧收購數量再放寬,是否擴大討好農民?陳吉仲強調,今年1期稻作將會增加7萬公噸稻穀,政府收購金額支出會增加16億元,增加支出讓農民收益提高更多,「這16億元非常值得」。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