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當鯨豚與人相遇 科博館「拍岸鯨奇」特展

遨遊在海中的鯨豚,在世界總共89種鯨豚中,台灣就佔有30種。(賴瑞/大紀元)
人氣: 12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9年06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瑞台灣台中報導)科博館自28日起在第四特展室推出「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從入口處的第一主題展區「人與鯨的最初相遇」,到第五主題展區「台灣中部河口生態模型區」,除了展現-大村鯨、龍王鯨、江豚與白海豚的四大亮點展品外,策展人姚秋如博士表示,此次特展呈現鯨豚物種的多樣性與生態面貌,她希望透過鯨豚與人類之間關係的發展,認知鯨豚過去及現在面臨的生存問題,反思人類在環境保育議題中的角色。

科博館「拍岸鯨奇」特展分為五大主題展區,分別是入口處的第一主題展區「人與鯨的最初相遇」,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與藝術、文學作品中的鯨豚形像,呈現早期人類對牠們充滿想像、憧憬與敬畏之意,同時也展現不同人類族群與鯨豚的互動關係。入口意象的「大村鯨」骨骼標本則呈現21世紀最神秘新種鬚鯨的初始樣貌。

第二展區「從陸地到海洋」,陳述隸屬於「鯨偶蹄目」的鯨豚從陸地走向海洋生活的演化之道;第三展區「從海洋到陸地」,則以自然史博物館的視角,觀察鯨豚擱淺的現象。在「鯨人相遇現在式」的第四展區,記錄了牠們和人類間的友善互動,而當代人類發展卻影響鯨豚生活環境,使其面臨生存危機,鯨與人之間,美麗與哀愁的種種相遇,讓鯨人互動成為當代重要的海洋議題之一。

特展的最後也最大的展區是「台灣中部河口生態區模型」,本單元模擬台灣中部河口與海洋交界的生態,展現白海豚與諸多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期望藉著聆聽海中人類活動與生物的聲景,觀看中華白海豚與海洋生物模型,以及操作多媒體互動遊戲,來認識我們的海洋近鄰-白海豚的生活史與生態特性,並實際感受人類與鯨豚當代互動的情景。

科博館研究助理陳奕廷提到,特展特別製作了兩款多媒體互動節目,呈現白海豚的真實型態、特徵與生活環境,並讓觀眾實際模擬白海豚於大海中與同伴互動、獵食,感受海中環境的危機、污染與噪音,體驗人類對海豚所造成的傷害。為了在遊戲中真實呈現白海豚的樣貌,研究團隊搭漁船出海,分別從海上及岸邊,觀察白海豚與其生態環境,透過拍攝與紀錄,讓觀眾於遊戲中,看到6隻真實存在白海豚的實際全貌,除了可以比較不同時期白海豚顏色上的變化,體型上的差異,搭配展場中的實際模型,從不同角度深入知道他們遇到的困境,省思我們人類可在保育白海豚中,可以做到的責任。

科博館第四特展室的「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展期至2020年3月8日止,特展門票80元,若要參觀科博館所有展示場全票只要150元,相關優惠與展覽活動資訊請至特展網頁查詢 。

科博館第四特展室的「拍岸鯨奇:當鯨豚與人相遇」特展,展期至2020年3月8日止。 (賴瑞/大紀元)
大村鯨是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鯨豚,其身長往往超過10米,圖為骨骼標本。 (賴瑞/大紀元)
策展人姚秋如博士的展區導覽,其手指處為龍王鯨骨骼標本。(賴瑞/大紀元)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