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主要报纸认为江泽民十六大演说缺乏新意

标签:

【大纪元11月10日讯】(中央社记者韩乃国伦敦九日专电)伦敦主要的报纸今天分别以相当显着的篇幅,报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开幕典礼所作的演说。各报均注意到江泽民在九十分钟的谈话中强调民营企业的重要性,并承诺保障私有财产,但是也有两家报指出,江泽民的谈话并无新的内容。

泰晤士报记者奥古斯特从北京撰发的报导指出,江泽民讲辞长达六十八页,共花了十个月的时间,经过一千多次的修改才完成。

然而,报导中说:“会议代表很快就体认到,江泽民的演说所包含的,很少是以前未曾说过的”。

泰晤士的报导注意到,江泽民在演说中重申民间企业的重要性,以及将允许企业家以其他民间人士成为共产党员。

每日电讯报驻北京记者麦克劳也在报导中持同样看法,认为江泽民的演说没有让人感到意外之处,其内容以前都曾在简报中或对媒体透露过。

报导中说,江泽民誓言保护私有财产,这样的作法似乎“刻意要将毛泽东失败的经济实验作一了结”。

这篇报导指出,江泽民的演说让希望看到十六大带来政治改革的人大失所望。虽然十六大之后,一批新的领导人出现,将会带来人们对于政治控制逐渐融化的期望,但是江泽民不愿完全放手,仍有可能从幕后压制改革势力。

卫报记者吉汀斯在发自北京的报导中,一开始就直直接了当地说,江泽民在他的宣言中“有效地抛弃了共产主义”。但是,报导中也指出,对于那些渴望政治改革的人,江泽民的演说让他们的希望落空。

对于江泽民将自己的“三个代表”列为中共在长远的未来必须遵守的指导理念,卫报记者认为这样的说法“缺少了谦逊”。

金融时报记者麦葛雷格与金吉从北京共同撰发的报导认为,江泽民以保障私有财产与财富的承诺,作为经济政策支柱的作法,对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因为民众以后将可用财产作为抵押向银行借贷。

另外,对于江泽民提到准许农民出售土地使用权,金融时报的报导引述香港一位金融分析家的话说,此一作法将会改变中国大陆的农村经济,促使两亿缺乏工作机会的农村人口涌向都市。(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派系斗争影响下代领导
中国老百姓怎么看十六大(9)
龙延﹕十六大 官僚争权 百姓遭殃
特写:乏味的16大分组讨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