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之心

北村
【字號】    
   標籤: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8日訊】某日正吃飯,燈忽然熄了,想到一會兒一定會來電的,於是繼續吃飯,直到飯吃完還是沒來電,而後半頓的飯就變得索然寡味了。這是很奇怪的事情,飯菜並沒有變化,但沒有味兒了。

肯定是我的感覺起了變化。

我先感受了光是什麼東西,然後我就知道了黑暗是什麼東西,先有光,才知道什麼是黑暗。對於光明和黑暗之於人的感覺是不需要說明的,在光中我們感到舒服,一陷入黑暗就感到痛苦,這是不需要教的,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喜愛光的生命。

誰也說不清光到底是什麼?無人能描述它。如果一定要描述它,可以通過被它照亮的事物。正如我們看到一個長得很好的蘋果就知道它的生命很健康一樣。許多東西實在是看不見的,它對我們的影響遠甚於我們眼見的。我們以為我們看得見某些東西,實際上看不見。我們知道自己有錯嗎?沒有一個人認為自己絕對正確,這是他的理性告訴他的,但要他承認這一點就困難了。看來,理性並不能幫助我們看見什麼,真的看見並非源於理性,而是源於良心。日本和德國對於二戰有截然相反的態度,並不是日本人沒有理性,成熟的理性是由良心引導的。看來,沒有光,不可能了解黑暗是什麼。

我相信沒有一個人願意長時間地呆在黑暗中。我小時候是很怕黑的,母親出診時,我由於怕黑,心中無限恐懼。那時我說不出怕什麼,我很少以至於不能想像具體的可怕之物,但黑暗足夠使我恐懼了。恐懼是與害怕不同的,它可以沒有具體對象,它讓人感到緊張的是沒有方向,無目的性,一切的意義突然停頓下來,就像我吃著飯突然遇上停電一樣,很多東西並沒改變,但有一種重要的東西被改變了,就是你從一個仿佛有目的的人突然變成了沒有目的的人。一次失戀、一場車禍,或許會使許多人突然感受到恐懼,但我們又何必用這麼大的代價來明白這個道理呢。

知識也是一種光,但這種光可能很微弱,它培養了我們深刻理解這個世界的客觀性,但對於解決心靈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壓力幫助甚微。海德格爾在“林中路”中不知所終,使我懷疑它的可靠性。思想好比道路,本身是複雜的,只有光能讓我們在眾多路中選擇一條。我現在理解托爾斯泰為什麼去接近下層貧民,至少他期望得到一條抵達心靈的較單純的道路,而思想是過於複雜的。

我有一個因打過罪犯而受處分的警察朋友對我說:那些小偷該打,因為他們只要把手上的贓物一扔,就矢口否認他們的罪過。我說,可能需要一種光,它會照亮他手中的東西。也就是說,光能使人知罪。

還有一個例子:一個十分驕傲、從來認為自己沒有罪的人,很難理解什麼叫污穢。有一天,他偶爾翻開地上的一塊石頭,看見底下爬滿了可怕的虫,突然明白了,在陽光照不到的另一面原來如此藏污納垢。一旦看見了什麼是污穢,才有離異的可能。對罪進行學術研究是徒勞的,光一來就照亮它的性質是污穢,於是就產生厭惡它的心理,才定罪為罪。有兩個相反的例子,一個幹部在接見“文革”中遭他迫害如今平反的人時說:責任由組織負。導演陳凱歌卻不能解除年輕時批鬥父親導致的良心重負。後者至少是看見了這是罪,罪是良心的負擔。

我們的城市越來越輝煌,越來越明亮。但誰能擔保我們的心不會越來越黑暗?瞎子領著瞎子,就容易掉到坑裡。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我建議針對“文革”進行一次全民的大懺悔,不必把所有責任都推給一個偉人或幾個敗類,還是自己進行一次精神“洗澡”,因為洗澡使自己潔淨、清醒。那麼在洗澡之前,需要光來照一照我們自己。近百年前引進德先生和賽先生,一百年後真正的啟蒙使這個民族脫去良心的負擔,才有可能在騰飛伊始翩動翅膀,進入真正的文明。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手蘇永康、許志安、陳文媛、李克勤、余文樂及羅嘉良等,前晚出席《健康快車光明之旅》節目錄像。李克勤近日被指是年底樂壇頒獎禮的大贏家,穩奪多個大獎。克勤說:“目前言之尚早,我覺得不少人都有机會。當然都會看好自己?做人要有信心嘛!我覺得盡力去做,比獎項來得更加重要。(有哪几個你會看好?)許志安著數在年底開演唱會,陳奕迅那首《明年今日》都不錯。(老友劉德華呢?)我那及劉生?大家都不同級數。”之后又与克勤談到其好友張柏芝因謝霆鋒入獄,以致再度消瘦一事。對此,克勤表示不想多談,接著便將話題轉移到坐在旁邊的余文樂身上,不停說看好對方是今年“新人王”,令余文樂尷尬地說:“你害我呀!擺我上台。不要听李生講。”
  • 大紀元10月16日訊】(中央社台北十六日電)因涉嫌偷漏巨額稅款而被捕的大陸知名藝人劉曉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因出版﹁我把劉曉慶送上法庭﹂一書而惹上官司的光明日報出版社﹐已正式向北京市西城法院提出法律請求﹐要求劉曉慶賠償其經濟損失人民幣六十六萬元。  中新社引述光明日報出版社說法指出﹐二○○一年九月﹐北京市西城法院受理劉曉慶訴光明日報出版社﹁我把劉曉慶送上法庭﹂一書侵害其名譽權並裁決查封該書。此案曾開庭審理過兩次﹐但上月底原告劉曉慶突然撤訴。
  • 身陷囹圄的劉曉慶又有新的麻煩纏身了。昨天上午,《光明日報》出版社和《我把劉曉慶送上法庭》一書作者王建中向媒體正式宣布:劉曉慶告《光明日報》出版社《我把劉曉慶送上法庭》一書侵害其名譽權案,原告劉曉慶國慶節前已正式撤訴。但鑒于此次訴訟造成《光明日報》出版社重大損失,《光明日報》出版社將要求原告劉曉慶方賠償損失人民幣66万元。
  • 加工作不久,承蒙老闆錯愛被提為一個10余人的車間主任。生產中的問題最為瑣碎,公司規定生產前對原材料得一一清點,連那些電阻電容也不例外。一次要對外加工一批板子,客戶要貨很緊,所用的都是米粒般大小的元件,總數加起來有幾十萬,看到員工們或坐或站數一大袋“米”時,我急眼了,這樣象老婆婆賣雞蛋一樣一五一十地要數到猴年馬月才能完成!於是我揮揮手說,這次不用數了,大概估算一下,不會差得太離譜。他們從元件堆抬起頭來鬆了口氣,有些不相信地問:不用清點了?見我點頭確認也就不再堅持。生產還沒過半就有人說元件已經用完,我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再看看其它元件也都所剩無幾,眼看交貨在即我只好協同採購將所差器件補買回來。雖然如期完成了任務,但代價是沉重的,元件損失達1000多元。月末時經理追究責任,我自覺難咎其責,因為是我沒有按照以往的手續辦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所以我願意承擔這些損失。會上別人都詫異地望著我,小T扯著我的袖子說,傻瓜別逞一時之能,大家都有責任,幹嘛全攬到自己頭上!我如實說:“當時是我不讓他們清點的,與別人無關!”見我這樣痛快地承擔了一切,公司毫不留情地扣了我當月的工資。那月從公司辭職時除了一份光明磊落的心之外一無所有。
  • 最近一期美國《商業周刊》公布了美國商學院的最新排行榜。雖然在就業率方面名列前茅的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的畢業生已經大部份找到了工作,但是今年的MBA,也就是“工商管理碩士”的就業前景已經不再光明,薪酬也比往年低得多。 *平均年收入下降*
  • 美國消費者信心降到了1993年來的最低點。總部設在紐約的經濟研究會星期二發布的報告公布了這個消息。美國消費者支出在十萬億美元的美國經濟總體中佔三分之二,而在去年經濟下滑開始以後,一直是實際上推動經濟發展的唯一動力。 十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到79點4,而九月份還是93點7,這是第五個月出現的連續下降。這個結論的得出是經過和5千個家庭進行調查的結果。專門評估消費者信心的研究機構經濟研究會主任弗蘭科表示,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降低有各種原因,包括勞工市場疲軟,對伊拉克進行武裝打擊的威脅,以及股票市場總體的低落等等。弗蘭科承認,由於美國即將進入十一月和十二月大節日期間,這個消息尤其不好。美國多數零售業全年就依賴這個季節賺錢。但是她說,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了。零售業節日期間的生意目前看來會十分蕭條,如果我們可能在11月出現回升,那麼或許經濟前景將會顯現一些光明。
  • 大紀元11月4日訊】(中央社台北四日電)據中國大陸海關總署統計指出,今年前三季海關共查獲各類走私案件七千九百一十九起,案值四十八億八千萬元人民幣,涉嫌偷逃稅款十三億九千萬元。北京光明日報報導,據統計,今年前三季,中共海關查獲行李渠道走私犯罪案件一百五十一起,案值七億七千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六,約十八點三倍,案值超過海上偷運走私活動。
  • 欲語先含悲,多少眾生迷霧裡。
    聲聲呼喚快回歸,可曾放下人心歟!

    固守私心難自悟,漸少出路;
    勇去自我化法中,無垠天地。
    唯願我輩同攜手,共譜新生入新宇,
    只待心中慈悲至,驀然回首,皆處光明裡。

    風波幾度惡,都將歸去。
    法光普照裡,拭盡心酸淚滴滴。

    邪翳陰雲盪滌盡,回頭不再作嘆息。
    人間天上將同慶,新生路上盡歡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