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川魚兒回來了!水環境管理機制待補強

台中綠川為知名觀光景點,也是帶動中區發展的重要地標。(黃守達議員服務處提供)

人氣: 101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2019年因為礫間處理廠設備故障,造成綠川河道缺水,大量魚群暴斃事件。經水利局啟動地下水井因應,把魚群移至下游,並表示會封閉地下水井。4日台中市議會都建水業務質詢,市議員黃守達質疑,去年水利局關水井,還請民眾不要再放養魚群,但現在綠川滿滿都是魚,卻似乎缺少水景觀管理政策;呼籲市府好好打造綠川品牌,不要將業務推來推去。

綠川魚兒回來了! 議員催生管理機制。(黃守達議員服務處提供)

黃守達指出,2019年綠川魚群暴斃事件,雖然當時水利局已把魚群移走,但現在綠川依然可見豐富的魚群,不過地下水井已封閉,保全也撤除了,未來如果再度發生設備故障,或其他因素造成水位過低,「這些魚群只能自求多福、自生自滅?」

水利局長范世億表示,這些魚群來自於礫間淨水後帶來的魚卵,魚的體型不大,未來即便水位過低,魚群也能跑到適合的地方活下去。針對范世億的回應,黃守達質疑,水利局當初說綠川不適合養魚,有狀況魚就會暴斃,現在又說生命自有出路,這跟說白海豚會自己轉彎有何兩樣?

黃守達強調,大家都知道綠川一期區段並非天然野溪,不能以天然溪流的思維來維護;現在綠川依然有許多觀賞鯉魚與各類魚種,頗受民眾喜愛。但若魚群再度出狀況,屆時將會造成環境衛生的危機,水利局應該要有相關維護管理措施,避免造成負面的生命教育,也造成景觀災難。

黃守達表示,現在綠川已是知名的觀光景點,也是帶動中區發展的重要地標,但親水步道或是河邊人行道,卻四處可見黑色污漬,可能是民眾隨地亂吐口香糖造成,清理起來困難。他要求水利局應協同環保局積極管理,並加強勸導與檢舉。

黃守達也表示,現在以綠川為主題的活動越來越少,難免造成民眾有盧市府不願意維護、推廣綠柳川的印象;他建議水利局應積極辦理相關活動,好好打造綠川品牌,不要再將業務推來推去。

責任編輯:唐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