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維州人網購被騙150萬 聖誕購物需謹慎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1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沈詩昂墨爾本編譯報導)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維州人在線購物激增。但這也為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維州人今年因網購被騙所遭受的損失比去年增加了50多萬澳元。專家呼籲社交媒體和購物網站採取更多措施對賣家進行監督。

據《太陽先驅報》報導,今年,維州人因網購騙局已損失高達150萬澳元。

有一位購物者在網上買了一個275澳元的燒烤爐,卻一直沒有收到貨。該受害者說,騙子使用了一個自稱與Weber有關的網站,並宣稱購買這個燒烤爐可享受75澳元的優惠。

這位受害者說:「那個網站做得真的很專業。」「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我們就把錢寄了出去。過了幾週後,我們覺得有些不對勁。我就覺得他們很無恥,這其實就是在偷竊。」

還有一位購物者在臉書市場(Facebook Marketplace)上購買了一個60澳元的環形燈,她覺得應該不會有問題,因為賣家在維州,可是賣家一直沒有發貨。後來賣家告訴她說,該商品來自美國,但被滯留在了邊境,還給她編了一個心酸的故事。

消費者事務廳長(Consumer Affairs Minister)霍恩(Melissa Horne)說:「目前通過社交網站購物的趨勢正在上漲,但是人們要記住,社交網站不是購物網站,如果出了問題,消費者很可能不會受到保護。」

聖誕節快到了,霍恩提醒大家說:「買到聖誕節打折商品可能令人興奮,但大家必須記住,如果某件事看起來好得令人難以置信,那很可能就是個騙局。」

消費者行動法律中心(Consumer Action Law Centre)首席執行官布羅迪(Gerard Brody)說:「我們經常接到人們網購受騙上當的投訴,我確實認為今年這種情況有所增加。」「有些人花了很多錢卻被騙了,有的甚至是買車的錢都被騙了。」

布羅迪認為,需要讓臉書(Facebook)之類的社交媒體公司和購物網站承擔更大責任,以確保賣家的合法性。

責任編輯:李欣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