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園台北水肥大戰爭議 鄭文燦:合作解決問題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0年1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台北市政府與桃園市政府近來為了水肥處理隔空互槓,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要求中央出面協調,卻被桃園市回擊「不需要什麼事都找中央。」使柯文哲19日再怒嗆,那找里長出來講。桃園市長鄭文燦20日表示,水肥或廢棄物等問題不需打口水戰或政治化,不同城市間能互相合作、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

鄭文燦表示,21日將在台北市政府舉辦「北台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2020年度首長會議暨成果展,平台的設立就是要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水肥或其他廢棄物的問題不需打口水戰,也不需要政治化。

桃園的水肥產量大概100多噸,龜山水資源中心一天可以處理50噸,桃科污水處理廠可以處理10噸,觀音生質能中心2021年完工後就可完全處理,桃園市大部分是送新竹、少部分送到迪化污水處理廠,還是由民間業者自行跟迪化污水處理廠簽約,進場的標準也是由迪化污水處理廠決定。

鄭文燦指出,廢棄物的產生本來就應該運用各種科技方法把它處理好,桃園是台灣廢棄物處理最重要的城市,不管是生活廢棄物,像水肥、污泥,包括對廢燈管、輪胎、寶特瓶、木材、廢鐵及廢紙,其實都在桃園處理,其他環保產業處理的事業廢棄物更是不計其數。

單單台北市,桃園市處理的量一年粗估就超過24萬公噸,新北市更高達58萬公噸,鄭文燦認為,廢清法的精神就是跨縣市合作,「不同的城市之間能夠互相合作、解決問題最重要。」

鄭文燦指出,其實,這個水肥量佔迪化污水處理廠一天的量非常少,不會演變成水肥大戰。

鄭文燦說,他剛上任時,桃園市的下水道接管率只有4%,台北市已經到達9成,經過桃園市政府的努力現在已經到達25%,預估4年左右會到達50%,屆時水肥量還會降低,目前雙北的廚餘也大部分是由桃園來消化,他認為,應該站在縣市合作,互惠立場來處理這些問題。◇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