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潮濕天氣助蚊子繁殖 專家吁警惕蚊蟲威脅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近日來,澳洲東部地區的大雨減輕了叢林大火的威脅,幫助水庫水位回升,緩解了旱情,但潮濕的天氣也可能會助長有害蚊蟲的繁殖。專家表示,蚊子的大量增加可能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威脅。

新州最新的蚊子監測報告顯示,在悉尼西部地區,包括帕拉馬塔(Parramatta)以及喬治河(Georges River)在濱城(Bankstown)和伊拉旺(Illawong)的流域,蚊子的數量「非常高」。在麥覺理港(Port Macquarie)沿岸和與昆州交界的地區也發現了大量的蚊子,但在內陸地區蚊子的數量卻很少。

最近的強降雨可能會導致休眠的蚊卵孵化,造成蚊蟲泛濫成災。

悉尼醫學昆蟲學家韋伯博士(Cameron Webb)向澳新社表示,隨著雨水湧入濕地和灌木叢,預計蚊子的數量會大量增加。「澳洲棲息著數十種不同種類的蚊子,這些蚊子要麼在鹹水濕地和多鹽分的紅樹林中繁殖,要麼在淡水棲息地、灌溉區和叢林中繁殖。」

最令人擔憂的是伊蚊和環喙庫蚊,這類蚊子可能攜帶羅斯河病毒,傳染疾病。

被這類蚊子叮咬後,雖不至於致命,但感染羅斯河病毒可能會讓人發燒、出現嚴重的關節痛、腫脹和疲勞,時間長達數周或數月。

韋伯博士表示,蚊子數量的增加並不總是會導致感染病例上升。但他警告說,氣候變化也可能增加蚊子的數量。

韋伯博士的一項研究發現,上個月的叢林大火併沒有讓蚊子毀滅,他的一個監測站的蚊子在大火過後數日又重新返回。

他說,通過潛伏在土壤中,這些蚊卵很可能沒有受到高溫的侵害。但由於叢林大火破壞了大部分蚊子的食物來源,這些蚊蟲可能會藉由大火倖存下來的動物靠近有食物的人類,隨之帶來更多的疾病傳播機會。

澳洲蚊子傳播的危害包括:羅斯河病毒、巴馬森林病毒、墨累谷腦炎、昆金病毒、登革熱和瘧疾。

責任編輯:岳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