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專家:江啟臣上任需重民意 不需在意北京

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3月7日投開票,由立委江啟臣當選主席。(中央社)
人氣: 224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3月10日訊】中國國民黨新任黨主席江啟臣3月9日就任新職,他在就職演說中也沒有提到「九二共識」。分析人士說,江啟臣要專注於如何使國民黨吸引更多年輕人,無需在意北京的反應。

據美國之音報導,在江啟臣就任國民黨新主席後,美國在台協會星期一發出聲明表示祝賀。聲明說,「國民黨有支持更緊密美台關係的長期傳統,我們期盼在江主席領導下共同追求那個目標,共同推動彼此共有的許多價值與利益。」

現任立委江啟臣擊敗郝龍斌當選國民黨主席,這被普遍解讀為有世代交替的意義。不過習近平未如15年來國共兩黨之間的慣例一樣對國民黨新任主席發出賀電,引發外界一些揣測。

有分析人士說,江啟臣無需在意中共的反應,也不必顧慮國民黨老一輩保守派的製肘,因為台灣選民在最近的選舉中已經做出選擇,國民黨除了要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支持外,其領導人還應該思索如何讓國民黨得到更多台灣人民的信任。

美國聖母大學劉氏亞洲與亞洲事務研究所學者肖恩·金(Sean King)說,江啟臣不需要擔憂國民黨的「保守派」,因為他現在已經是主席,「他有控制權,在這次選舉中因選民的支持而得到鼓勵。」

目前是紐約政治諮詢機構帕克策略公司副總裁長的肖恩·金說,江啟臣「不應該在意北京的想法,反而應專注於台灣選民的關切」,他也確信江啟臣將會這麼做,因為如果國民黨要改革,江啟臣「不僅需要去吸引年輕世代,也需要去吸引整體台灣人。他們不再接受一個中國(中共)的想法。」

至於美國如何看待江啟臣的勝選,長期觀察台灣政治情勢的肖恩·金說,「美國讚揚台灣的民主,而那也是北京所懼怕的。」他可以想見美國會「樂於看到台灣有兩個健全的政黨,這有助於維護並深化台灣強勁的民主。」他說,「國民黨本土化的增強雖然會使得民進黨的政治生活更困難,不過長期而言,它對台灣是一件好事。」

前美國國務院台灣協調處處長葛天豪(David Keegan)上星期在華盛頓一場美中關係座談會上提到他對國民黨的未來的看法。

一月中曾到台灣觀察總統選舉的葛天豪說,經過兩次總統選舉的失敗,國民黨看來似乎已「完全分崩離析」,也被自己人批評為「忽視年輕一代的想法」。

他說,國民黨自己也承認必須改革,但它能否採取被許多人認為是必要的作為,包括建立一套非中央集權的黨務結構、讓年輕一代進入領導層,或是找出一套能讓台灣人接受的兩岸論述,這些發展都還有待觀察,但外界可能要耐心等待,因為它將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葛天豪表示,不過無論對哪一個政黨來說,上個月的選舉對他們的意義都一樣,那就是選舉結果確認了一個20年來越來越清楚的趨勢:「台灣視它是一個華人的地方,但它不是中國,尤其不是那個越來越專制、侵入性的中國大陸政府。台灣人民視自己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他們想要生活在一個能夠反映台灣現狀的地方和制度下。」

新任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星期一在其就職演說中表示,兩次中央大選的敗選「確實凸顯出本黨在許多方面落後於時代,亟需透過改革創新迎頭趕上,」他將以世代合作、內造化及數位化3個方向進行黨務改革。

對於眾所關注的兩岸政策,江啟臣說,他的基本原則是「堅守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制度價值」並力求兩岸和平與共同福祉,但他通篇演說都沒有提到「九二共識」,而是承認「兩岸曾有的互信基礎確實遭遇重大挑戰」需要重建。

他說,國民黨此刻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改革再造,「畢竟得先重新贏得台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

責任編輯:鍾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