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澳五分之一公房 未達最低標準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3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朱麗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政府公房幾乎有五分之一未能達到最低的健康和安全標準,缺乏大多數家庭應有的基本設施。最低標準要求住房提供洗浴、洗衣、存儲和準備食物以及排污設施。

據澳洲新聞網報導,但是,在全國範圍內,大約五分之一的政府公房(佔19.7%)至少缺少一項這樣的基本功能,同時,政府沒有給予無家可歸者充分的支持。

生產力委員會政府服務年度報告發現,每年給予房地產投資者的稅收補貼(118億澳元)是政府為公房和無家可歸者花費的金額(50億澳元)的兩倍以上。

該報告旨在提供有關澳洲政府服務公平、效率和有效性的信息,以期改善公共部門的績效。近期發佈的數據重點關注了社區服務(老人護理、殘疾、兒童保護和青年司法)以及住房和無家可歸者。

報告顯示,全國獲得公共住房的機會有所改善,但同時發現住房狀況在過去五年中停滯不前,無家可歸者的需求未得到滿足的情況有所上升。

上一財政年度,澳洲有76.4%的公房提供給了最需要住房的家庭,而2014至2015年度這一比例為73.7%。

堪培拉地區100%的公房用於最需要幫助的家庭;昆士蘭、塔州和維州超過90%用於最需要幫助的家庭;新州和北領地衹有60%的公共住房用於最需要幫助的家庭。

但是,這些公共住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達到最低的基本標準。

在2018至2019年間,幾乎五分之一(19.7%)的公房居民生活在令人無法接受的未達標住房中,這表明多年來在改善澳洲公房質量方面取得的進展很小。

2016年,有20.1%的公共住房居民處於類似處境,2014年這一比例為18.9%。

由各州擁有和管理的土著人住房(SOMIH)中這一數字甚至更糟,在2018至2019年度,有26.8%的住房未能達到最低標準。

北領地的公房有一半以上人滿為患,也就是說,居住在州擁有和管理的土著人住房中的大多數居民,至少需要額外的一間臥室,才能符合最低標準。

報告顯示,政府也未能充分解決無家可歸者的問題。自2014至2015年度以來,無家可歸者住宿服務的需求缺口增加了7.9%,確定有服務需求者中有33.8%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對於無家可歸行業的工作人員來說,這樣的發現不足為奇。多年來無數的報道呼籲加大對公共和社會住房的投資。這不僅可以減少無家可歸者,而且通過在低端市場提供競爭來控制私人租房。

根據澳洲住房和城市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政府必須每年至少建造2萬套經濟適用房,才能滿足澳洲極低收入家庭的需求。有其他人表示,每年需要60,000套。

悉尼大學當時任職於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教授Laurence Troy曾表示,未能解決澳洲的經濟適用房危機將對所有澳洲人產生負面影響。更多的人將陷入租房壓力,導致社區內部更大的分化。隨著人們將更少的錢花在經濟的其它方面,經濟增長將會放緩。

Troy教授在2019年3月估計,到2036年,政府每年將花費86億澳元建造100多萬套社會經濟適用房。

他說:「那時,澳洲每年在負扣稅和資本利得稅補貼上花費118億澳元。」

生產力委員會的報告顯示,政府每年在公共服務上的支出為2470億澳元,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

衛生方面投入資金最多(每年1,092億澳元),其次是育兒、教育和培訓(773億澳元),以及社區服務(371億澳元)。

司法系統緊隨其後,每年184億澳元。

最後是應急管理(52億澳元),公房和無家可歸者(50億澳元)。

責任編輯:簡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