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黃敏惠施政 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新都心

嘉義市長黃敏惠5/1在市議會的施政報告。(嘉義市政府提供)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嘉義市議會第10屆第3次定期會於昨日正式開議,1日嘉義市長黃敏惠施政報告,黃敏惠表示,在議會、市府與市民的合作之下,嘉義市已經有許多美好的變化正在發生。今年受到嚴峻的疫情考驗,市府團隊不僅全力守護家園,更要化危機為轉機,帶動城市創新,將嘉義市打造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新都心。

面對疫情 團結一心守護嘉義市民健康

黃敏惠表示,今年年初以來,中共病毒(武漢肺炎)疫情爆發造成全球超過二十萬人死亡,為了守護市民健康,市府團隊在除夕當日(1月24日)即成立疫情應變指揮中心,整合各項防疫機制,嚴密監控疫情。

嘉義市長黃敏惠5/1在市議會的施政報告。(嘉義市政府提供)

面對災變,我們展現了嘉義人的團結與勇氣。除了市府團隊每日滾動檢討防疫方針,民間的力量和物資透過熱心人士、各級民意代表,也一起加入,源源不斷支援這場抗疫戰爭。

「防疫為重、紓困優先」,除了對抗疫情的入侵和擴散,市府彙整、盤點中央與各方資訊和資源,全員行動幫助所有受到衝擊的產業,使民生經濟免於動盪,一起度過疫情難關,持續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嘉義市長黃敏惠5/1在市議會的施政報告。(嘉義市政府提供)

面臨當前的挑戰,更需要看見城市發展的轉機。公共衛生、社區照護、創新教育、宅經濟等新的機會,都因應而生。我們要打造台灣西部新都心,扮演南彰化到北台南大生活圈進步的推手,因此更要思考在快速變動的時代中,如何系統化、有效率的帶動城市與周圍生活區域的創新。

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新都心

在推動城市創新時,除了生活更便利、經濟更發達之外,必須以一個「全齡」的高度來思考。

嘉義市長黃敏惠5/1在市議會的施政報告。(嘉義市政府提供)

能與時代接軌的城市,應該對青、中、老三代而言都是充滿著希望與活力,因此將設計思維導入城市治理,以解決老中青的生活問題為核心,來思考公共政策,創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新都心。

所以市府將從「區域再造、美學設計、產業創生、社會應援」等四大策略同步推進與實踐,來實現全齡共享世代移居的願景。

區域再造:以鐵路高架化計畫做為重要推力,將東、西兩區縫合起來,驅動區域再造,打造健康幸福城園區、嘉義大車站發展計畫、嘉義食農科技研發園區;更透過五環大建設來活化嘉義各個區域。

嘉義市長黃敏惠5/1在市議會的施政報告。(嘉義市政府提供)

美學設計:透過文化新絲路串聯重要場館與景點,創造出未來新美學、新經濟的文化軸帶。並利用爭取到2021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的契機,加速推動重大施政與美學提升計畫,於明年將成果向全台灣分享。

產業創生:挖掘嘉義市城市特色,發展產業與吸引人口移入

社會應援:繼續拓展完善的社會應援體制,照顧好上一代長者、下一代學童,創造更強的移居動力,並讓不同世代可以安心宜居。

我們要打造一座城市,讓青年的衝勁、壯年的魄力、高年級的智慧,都能在嘉義市這塊土地上被完美的發揮,關於台灣未來將發生的全齡種種議題,都能在嘉義市優先尋找出解答,成為全台灣的先驅者。嘉義市將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示範,為台灣、世界所看見。

黃敏惠也特別在施政報告中以「全齡共享、世代宜居」願景紙雕來闡述市府努力的願景方向,這份手作感立體紙雕象徵人文、創意、溫度,展現過去畫都的人文底蘊,更是用具創意、溫度的方式來凝聚大家。

紙雕以層層推積方式,象徵從四大面向務實打造新都心:以區域再造為基礎,透過美學設計做串聯,發展為產業創生,並運用整個社會來應援,才能打造出全齡共享、世代樂活的新都心。

最後用愛心外型,象徵用愛環抱的桃城:「愛與關懷」才能凝聚所有世代,用愛環抱桃城,全齡共享、世代移居。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