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工研院慶秀創新科技 賴清德讚防疫幕後英雄

工研院今日舉辦47週年院慶,副總統賴清德以及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紛紛肯定工研院是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帶領產業在不同階段突破與發展。(左起: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立法委員鄭正鈐、經濟部長王美花、副總統賴清德、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立法委員廖國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工研院院友會理事長許金榮)。(林倩玉/大紀元)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0年07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倩玉台灣新竹報導)工研院3日舉辦「擘畫2030為產業前行」47週年院慶暨工研菁英頒獎典禮,副總統賴清德及經濟部長王美花親臨祝賀,同時參觀防疫科技特展與南台灣產業科技成果。

賴清德肯定工研院在防疫期間的貢獻,稱讚其為防疫的幕後英雄,並期許工研院在董事長李世光和院長劉文雄的帶領下,同舟共濟共同協助政府完成產業創新等三項使命,持續作為台灣產業競爭力提升、開創〝從無到有〞新局的領頭羊,為台灣經濟締造另一番新格局。

賴清德與王美花參觀特展時,對工研院防疫科技與南台灣產業科技的成果與貢獻頻頻「按讚」、高度肯定工研院創新自主研發與產業化推動的成果。賴清德大讚「正壓式檢疫亭」是很好的設計,可以在疫情期間,捍衛醫護人員採檢時的安全、「紓解醫護人員的壓力」。對於工研院參與口罩國家隊,在40天內完成92條產線這不可能的任務,也頻頻點頭直說「很棒!」。

賴清德也肯定工研院與台塑合作發展「醫用口罩熔噴聚丙烯材料」的成果,做到口罩關鍵自主材料自給自足,不靠進口、不必掌控在其他國家手上。對於工研院「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簡稱疫開罐),在潛伏期就可揪出病毒的精準率,可有效防止疫情擴散,賴清德稱讚「真的是很厲害」。王美花肯定疫開罐的技術,「又精準、又快又好,對邊境管理至關重要」,希望趕快技轉、商業化。

(圖左至右)工研院生醫所所所長林啟萬、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副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稱讚工研院開發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精準度達90%以上,檢驗時間快4倍,助防疫人員更精準快速檢測病毒。(工研院提供)

副總統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工研院是國家產業創新最重要的研發機構,從創立伊始,47年來,工研院永遠在思考如何深根技術,協助產業。在國家有難時,發揮最大戰力,全力以赴,協助政府、社會往前行。這次肺炎疫情,工研院研發多項防疫科技,是防疫幕後英雄。

近期全球在疫情、數位經濟與科技貿易戰的衝擊下,台灣產業均面臨嚴峻挑戰,賴清德期許工研院未來能夠完成三項使命:第一,工研院是政府產業創新重要的協助者,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需要更多工研院的投入與貢獻;第二,疫情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及產業供應鏈,這是台灣的新契機,期待工研院發揮創新精神,引導國家因應新變局。第三,全球5G時代已經來臨,工研院應發揮關鍵性力量,以科技協助產業在新時代更具競爭力。近年來政府推動「大南方、大發展」的南台灣發展計畫,他感謝工研院的支持,現已初具規模,期待未來工研院能把南部區域的能量進一步擴大,鏈結六甲院區、沙崙智慧綠能園區、高雄高值材料與循環技術創新園區的能量,推動南台灣產業發展。

王美花表示,多次出國、新南向招商,當地廠商都很羨慕台灣有工研院,因為工研院擁有高端的科技,又能真正與產業結合,希望在當地複製工研院這樣的機構模式;台灣有眾多中小企業,特別需要工研院的角色,來扶植中小企業的發展;先進國家也很高興臺灣有工研院,能夠放心的跟沒有利益衝突的組織一同研發創新,工研院就是很好的角色。

王美花也感謝工研院加入防疫團隊,她指出,現在台灣要開放國際交流,還要兼顧防疫成果,必須要靠科技協助,特別是工研院「核酸分子檢測系統」的研發,透過高精準的檢測技術,能夠安心讓我們進行國際交流,也能收到邊境防堵疫情之效。此外,王美花也提到,下世代的AI人工智慧、5G與晶片半導體科技,都與工研院息息相關,希望工研院與國內研究單位一起努力,創造更好的未來。

賴清德讚美「正壓式檢疫亭」接地氣,讓曾是醫師的他特別感同身受,可減輕第一線醫護人員的負擔。(左起: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王人謙、副總統賴清德、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經濟部長王美花)(工研院提供)

李世光表示,在政府及各界支持下,工研院長久以來累積的研發質量、國際能見度與對產業創新的影響力,在今年有了大豐收!在國際能見度方面,4度獲「德溫特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12年連續奪得「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3度榮獲「CES創新獎(Innovation Awards)」及2項「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等指標性意義的國際大獎,突顯台灣前瞻科技實力被國際持續看見與認可。工研院未來將繼續扮演台灣創新的關鍵領頭角色,讓台灣的科技實力,如同防疫能力一樣,在全世界發揮影響力。

劉文雄表示,工研院在疫情爆發期間,運用科技力守護台灣。在疫情過後的「新常態(New Normal)」市場,工研院超前部署發展「台灣智慧價值」,從製造優先轉為智慧價值的台灣總部思維,輔以描繪未來生活情境來發展關鍵技術,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透過AI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技術、通訊技術、資安與雲端技術四大「智慧化共通技術」,支持「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攜手產業跨領域創新,進一步協助產業轉型與升級,共創下一個十年的新局。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