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少女》雕像回太平國小

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長〈左中〉及徐昀霖校長〈右3〉,及太平國小校友們合影.j(李宜芳提供)

人氣: 24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1年0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位於台北市延平北路的的太平國小,於27日舉行慶祝百年《少女》雕像再回太平國小校史室活動。學校醒獅團演出精彩的舞獅揭開序幕迎嘉賓,管弦樂團演奏卡本特《世界之巔》樂章熱鬧樂曲,與校友們共同見證《少女》雕像回家的溫馨時刻。

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的百年作品大理石調像《少女》,衣服紋路清析.jpg
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的百年作品大理石調像《少女》,衣服紋路清析。(李宜芳提供)
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長〈左〉,太平國小徐昀霖校長〈右〉觀賞雕像.jpg
財團法人國家藝術基金會林曼麗董事長〈左〉,太平國小徐昀霖校長〈右〉觀賞雕像。(李宜芳提供)
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的百年作品大理石調像《少女》.jpg
台灣雕塑之父,黃土水的百年作品大理石調像《少女》。(李宜芳提供)

穿越百年歲月的《少女》雕像,是台灣近代雕塑家黃土水的大理石作品,是黃土水先生於1920年在東京美術學校的畢業展覽作品,同年坐船運回母校太平國小,成為太平國小鎮校的典藏珍貴國寶。2020年10月17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美術館舉辦「不朽的青春 台灣藝術再發現」,首次借展《少女》雕像,展覽期間委託日本東京藝術大學修復師「森純一」進行修復。

太平國小校長徐昀霖表示,《少女》雕像有兩個意象﹕其一,太平國小日治時期制服保留到現在,有百年歷史的意義﹔其二,《少女》雕像與太平國小同樣經歷百年歲月非常珍貴。

潔白帶黃的《少女》雕像是用精緻雕刻技藝完成的大理石作品,身穿和服,圍著波浪毛質的披肩,臉龐清秀,細緻的髮絲繫著蝴蝶結,10歲年齡的瞳孔望向前方。根據考證,這座雕像有著溫度的作品,靈感來自黃土水日本求學期間,同窗同學女兒「久子」小姐。

黃土水先生出生於乙未年1895年,住在艋舺祖師廟附近,父親「黃能」是木匠師傅。1912年黃土水畢業於太平公學校,1915年任教於母校訓導工作,1920年因個人精湛木雕技巧,獲得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鼓勵及國語學校校長「隈本繁吉」推薦,免試入學進入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學習西方系統雕刻雕塑。黃土水非凡的藝術風格在1918年以《蕃童》等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是第一位入選日本官方展覽會的台灣藝術家,「我是台灣出身的,想做一些台灣特有的東西看,所以我想起原住民」。黃土水在日本的藝術成就,得到台灣社會極大的重視。

黃土水往來日本、台灣,嘗試多種主題創作,運用石膏、大理石、木雕等材料交叉創作,其中「水牛」主題系列銅像及名人雕像,奠定黃土水世界藝術史定位。1930年因盲腸炎併發腹膜炎,36歲英年病逝於東京池袋寓所。

1920年代是台灣現代美術蓬勃發展的年代,當時的年輕藝術家以參與創作、鑑賞美術作品成為當年追求現代化的一種指標,同時積極實現新時代文明社會,年輕藝術家在背負家族與社會期望,多遠赴日本、歐洲接受新時代的洗禮。

黃土水被公認是台灣近代史天才型藝術家,除了活躍美術界,亦獲日本皇室青睞,日本明仁天皇外祖父「久邇宮邦彥王」夫婦在1920年第一次訪問台灣,便至大稻埕公學校參觀《少女》雕像。台灣的蔡英文總統、文化部部長亦相當重視黃土水先生作品的藝術價值之外的延伸。現今在台灣的台北中山堂、龍山寺、台中、彰化高中、或是部份日本地方政府都有蒐集到黃土水的部份作品。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