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明道外籍生寫春聯 體驗中華文化底蘊

明道大學學生們展示書法體驗課的學習成果。(明道大學提供)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2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謝五男台灣彰化報導)黃曆新年將屆,受新冠肺炎(中共肺炎)影響,明道大學許多外籍生今年選擇留在台灣過年,中華文化傳播系書法博士班的師生,特別為外籍同學舉辦書法迎春及吉祥好話體驗課程,推廣書法藝術及年節傳統習俗文化,很多外籍生第一次使用毛筆寫下吉祥話,覺得十分有趣,除了體驗中華文字之美,也感受濃濃的黃曆新年氣氛。

明道大學中華文化傳播學系系主任謝瑞隆表示,依據對來華外籍生問卷調查,吸引外籍生學習華語的最大動機是興趣,而台灣過年迎春活動可以讓外籍生了解中華文化。

他說,在台灣過年,有許多傳統的活動可以滿足外籍生對中華文化的好奇心,例如:除夕圍爐象徵團圓、水餃象徵元寶、尤其寫春聯更結合了吉祥話與書法文字藝術,深具中華文化傳統習俗的精髓。

明道大學有書法博士班,校園內有來自十六個國家五百多位外國學生,因此,特別在黃曆新年前夕,舉辦寫春聯的書法體驗課程,以書法幫助外國學生了解中國文字的演進與形意精妙,讓他們體會中華文化的底蘊。

史瓦帝尼學生王加洛比出牛的手勢,開心展示自己的春聯作品。(明道大學提供)

文傳系書法教授蘇英田現場揮毫示範寫春聯,展現中國文字的精妙,外籍生們也興致高昂,大家拿起毛筆寫下吉祥話,祝福彼此新年新氣象。

來自墨西哥的交換學生李曼紐表示,老師以象形文字為例,讓他明白了中國文字的演變與奧妙,也能幫助對中文字的記憶,透過書法課程,對於中文字有更深的認識,他認為中文字線條很優美,寫書法就像畫畫一般,老師也鼓勵他以西班牙語創作屬於自己風格的春聯。

來自奈及利亞企管系學生高迪克,第一次在台灣過黃曆新年,他對於台灣黃曆新年的傳統習俗感到非常有趣,雖然奈及利亞在過節時也會與家人朋友團聚,但是台灣人過新年有很多習俗儀式與活動,無論是說話、食物、顏色或布置都有典故,要講究吉利,尤其以十二種動物生肖來代表每一年,還有三個「牛」字合起來,還可以變成一個象徵活力的「犇」字,十分有趣。未來在台灣念書的四年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會花更多時間了解這些文化背後的涵義。

責任編輯:黃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