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軍飛安肇因分析 國防部:多是人為因素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29日在立法院表示,國軍近2年發生5起重大飛安事件,人為因素是主因,將持續檢討。(中央社)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3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空軍2架F-5E戰機近日在屏東近海疑擦撞墜毀,導致1位飛官殉職、1位失聯待援,F-5E戰機的飛航安全再度受外界重視。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29日表示,國軍近2年發生5起重大飛安事件,人為因素是主因,將持續檢討。

國防部副部長張哲平29日在立法院表示,國軍近2年發生5起重大飛安事件,人為因素是主因,將持續檢討。(中央社)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9日邀請國防部部長邱國正報告「強化國軍空勤人員訓練安全現行作法與精進作為」,並備質詢。

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質詢時表示,F-5戰機1975年服役至今失事52次,人為因素38次,機械因素只有5次,即使只算2000年後的8次失事,4次人為因素,機械因素1次。質疑在飛行員訓練時數足夠的情況下,失事原因是什麼?

張哲平表示,針對我方統計數字與世界各國的失事案例進行潛因分析,人為的因素最高。飛機會發生故障、天候會發生變化,飛行員要在這兩個因素下將飛機安全返降,所以人是重要因素。

至於訓練方面,他表示,編隊出去執行任務時,當資淺人員發現存在危安因素,但他不會、也不敢向長機反應,錯失改進良機;而飛行員過去有「機在人在、機亡人亡」的觀念,錯失彈射時機。許多不幸案子就這樣造成。

張哲平表示,人會犯錯,錯失須臾間改善錯誤的時機,應處作為作得好,也能克服機械或天候問題,作不好就會肇發飛安事件。空軍會從部隊巡迴、甚至從官校教育裡的學長學弟制度等進行改進。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