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太魯閣號撞擊前畫面遭裁切 台檢:需確認身分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台北報導)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日前公布臺鐵太魯閣號事故前行車紀錄器影片,卻遭外界質疑影片拍攝角度詭異、經過裁切處理;運安會14日坦言,裁切掉的部分出現一個人,受檢方要求先不公布。對此,花蓮地檢署15日說明,為避免波及無辜民眾,需先調查與案件關聯後再公開。

對於裁切掉的畫面內容,運安會主委楊宏智14日指出,主要就是看到一個人,在哪個位置、做什麼動作,該有的影像都很清楚,但不方便公布身分;至於他的動作代表示警或其他意義,都要由檢方調查。法界人士也認為,此人是否有對太魯閣號司機員做出示警動作,將成為未來量刑的關鍵。另有媒體報導,運安會成員批評檢方偵辦進度緩慢。

對此,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周芳怡15日說明,案發後檢方立刻成立專案小組,全面清查、傳喚案發現場附近可疑人員,並先後於2日、4日查扣列車相關行車紀錄器、記憶卡及監視系統等畫面,交由運安會作專業分析;後續也取得太魯閣號列車行車紀錄器等影像。

周芳怡表示,雖然得知在撞擊前曾有一人出現在鐵軌旁,但行車紀錄器拍攝到的影像其實不是很清楚,畫面模糊且時間很短暫,無法立刻查明畫面中人物的身分;為避免波及無辜民眾,當運安會傳回分析資料時,才會希望能先行查證,確認身分及案件關係後再對外說明。後續檢察官勘驗現場其他車輛影像,鎖一名外籍人士並將他拘提到案。

為了查明案發經過及工程施工情形,周芳怡強調,2名被告已經羈押,專案小組也持續提訊在押被告及傳喚相關被告與證人,已達百餘人次,沒有媒體報導所謂進度緩慢及使被告有時間可以勾串等情事;相關影像資料、通聯記錄及對象也都經調查,因目前還在偵查階段不便多說。

此外,監察委員賴鼎銘、林盛豐15日表示,太魯閣號列車事故及2016年臺南永康維冠大樓地震倒塌事件,皆已暴露營造廠商「租借牌」陋習文化已久,影響工程施作安全與品質甚鉅。而「租借牌轉包」行為樣態及衍生弊端為何?現行法令規定有無應行檢討改善之處?政府機關有何防杜機制及策進作為?實有深入調查必要,因此申請自動調查。◇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