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提振藝術產業 立委促通過文獎條例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右起)、吳思瑤、黃國書、劉世芳、張廖萬堅4月27日召開「創造友善環境帶動藝文產業」記者會。(中央社)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1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立法院長游錫堃27日召集朝野協商,處理攸關保障藝術工作者權益的《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修正草案,因國民黨團缺席而改日再協商。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呼籲,能盡速通過該條例,以透過分離課稅方式,讓台灣稅制更有國際競爭力,提振台灣藝術產業生態鏈,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日前初審通過《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文獎條例)修正草案,新增文物或藝術品透過展覽、拍賣活動交易的財產交易所得採分離課稅方式,稅率按成交價額的6%為所得額,依20%稅率扣取稅款,不過有立委認為,應等財政部確認是否會造成稅損再來討論,因此保留送交黨團協商。

立法院長游錫堃27日上午召集朝野協商,因國民黨團持續缺席,游錫堃裁示29日將再度召集黨團協商,全案預計將於29日再度進行協商,並在30日的院會處理。

對此,民進黨團召開「創造友善環境,帶動藝文產業」記者會。吳思瑤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因為稅制政策的錯誤,將亞洲藝術品交易龍頭的地位,拱手讓給香港,以致於現在大型的藝術交易都在香港。

她以藝人周杰倫2018年曾在香港拍賣2.6億台幣為例,當時就繳了131萬元的稅收給香港;此外,日本藝術家奈良美智今年4月在香港拍賣了3.4億元,讓香港政府獲得約170萬稅收。

吳思瑤說,香港近來發生的反送中事件、港版國安法,讓整個香港的產業外移、資金外流,藝術界、藝廊、國際拍賣中心都在尋找新的根據地,台灣擁有最好的體質,透過正確的稅負制度導引,不只能讓重要的藝文產業交易地位重回台灣,更攸關藝術產業能否成為台灣的另一個護國神山。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則認為,採用分離課稅,富人才願意把高端藝術品放在台灣交易,才有辦法課稅到富人的稅,不僅可以扶植台灣藝術產業,同時增加國家稅收,又可以讓台灣的藝術交易市場重回亞洲龍頭,政策的改變真的在一念之間。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